上海證券報 2014-03-03 08:40:25
⊙記者郭玉志○編輯浦泓毅
從余額寶到傭金寶,互聯網金融的戰火已經蔓延至券商。
國金證券日前聯合騰訊祭出萬二傭金率的殺招,打響了證券經紀業務傭金價格戰。攪局還是創新,嘗鮮者還是壞孩子,傭金寶一時似乎還難以蓋棺定論。
多位業內專家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傭金寶的破題而出,對于券商經紀業務將會產生一波沖擊,未來行業格局很可能會產生分化。
不僅如此,在互聯網與金融機構的合作中,互聯網企業正在掌握越來越多的主動權。業界也有分析認為,券商等牌照方面的優勢將漸漸消失,甚至被取代。上述專家認為,余額寶、傭金寶等是消費模式和渠道的創新,無論是基金和股票,短期來看對行業具有較大的沖擊,對于金融機構而言,需要重新思考銷售模式和服務內容。
齊魯證券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瑋告訴記者,目前券商更重要的是要從思維方式及商業模式創新上向互聯網公司學習,引入互聯網思維。長期來看,基于長久積累的研究、定價和專業的投融資服務等核心競爭力,券商如果應對得當,將傳統優勢與互聯網金融有效對接融合,互聯網對券商的影響或許并沒有想象中大。
傭金寶或遭圍剿
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傭金率聯盟也未能幸免。
國金證券與騰訊合作的傭金寶自上線以來,以“萬二開戶”的傭金率賺足了市場眼球。
“目前有許多客戶打電話來反映,要求降低傭金,從我們的角度來說,只能苦口婆心與客戶溝通,目前來看還沒有好的辦法。”在談到傭金寶萬分之二的傭金率時,一家中大型券商在京營業部負責人告訴記者,“短期來看經紀業務肯定會受到沖擊,目前只能采取相關措施來延緩或者阻止這種趨勢。不過,也只是一種被動的措施,需要公司層面和監管部門來考慮是否對這種行為進行采取應對措施或者監管。”
根據國金證券網站最新消息顯示,傭金寶是證券行業首個1+1+1互聯網證券服務產品。通過電腦及手機實現7x24小時網上開戶,成功開戶后享受“萬分之二”(含規費)滬深A股、基金交易傭金率;為客戶股票賬戶保證金余額提供理財服務;同時為傭金寶客戶打造高價值咨詢產品,提供股票等產品的投資建議。
李瑋認為,傭金寶的推出,對經紀業務收入占比較高的券商沖擊較大。面對沖擊,不同的券商可能結合自身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應對策略。中小型券商由于營業網點少,其最優選擇可能是與互聯網公司合作,主動“聚焦”產品與服務,由互聯網公司為其提供平臺及流量。
而作為國內最早布局互聯網的券商之一,齊魯證券近期也加大了與多家互聯網、通訊設備公司開展深層次的合作,探索互聯網金融。
李瑋透露,齊魯證券率先將手機移動互聯網引入到網上開戶業務,成為行業內首家利用手機移動網絡開戶的券商。不僅如此,齊魯證券也成立電子商務分公司,推進移動互聯網金融業務。目前公司正在積極申請客戶證券資金消費支付資格,與多家互聯網、通訊設備公司正在探討開展深層次的合作事宜。
首創證券研發部副總經理王劍輝告訴記者,首創證券管理層一直在對行業新的銷售模式和渠道進行研究,公司層面沒有統一要求降低傭金率,但是個別營業部或許根據當地監管機構和行業自律組織的指導意見,做一些考量和調整。
王劍輝認為,傭金寶問世后投資者并不一定會撤離轉戶,但是會要求降低傭金。不過,任何交易都是有底線,交易是有成本的,綜合考慮來看,對于傭金寶之類業務,長期來看對公司是有損失的,最終需要其他業務收入來彌補這方面的損失。“如果其他業務收入無法來彌補,這塊業務長期來也許會萎縮,賠本賺吆喝,對行業發展是不利的。”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四川省證券期貨業協會自律監察委員會召開臨時會議,研究國金證券傭金寶對轄區內證券市場的嚴重影響和應對措施,傭金寶面臨被叫停的可能。
業務模式或將重塑
從余額寶到傭金寶,互聯網帶來的并不僅僅是簡單的一個沖擊,隨著互聯網金融和新一代消費者群體的形成,券商僅靠單一通道業務“打天下”模式將不復存在。
上述營業部負責人認為,中小券商通過類似模式做大資產后,需要再通過其他服務來留住客戶,這對中大型券商來講,可以認為是被挖墻腳。但是,這不僅是針對公司的事情,而是行業共性和監管部門需要考慮的事情。如果監管部門認定為是商業行為,對于券商格局或將重構,帶來較大沖擊。
王劍輝認為,對于金融機構而言,在互聯網金融的趨勢下,需要重新思考銷售模式和服務內容。定價簡單、沒有復雜設計的標準化產品將逐漸通過互聯網來實現。盡管現實中需要維持大量實體營業部的存在,但是在互聯網的沖擊下,一部分會轉型或者被取消。未來營業部不僅僅是買賣股票的場所,券商資產管理、投行業務也會進一步下沉至交易所。
“金融機構提供標準化的產品架構在券商中將壓縮至最低,特色化和個性化的服務內容將逐步擴大,券商最終的競爭力體現在優質和特色化的服務內容上。”王劍輝說。
如果說傭金寶是小型券商搭乘互聯網“便車”的話,那么對于中大型券商而言,互聯網金融意味著什么?
李瑋表示,對于大中型券商而言,由于業務收入來源相對多樣,抵抗風險能力強,一方面需要調整傳統線下渠道的運營方式,降低運營成本;另一方面需要采用自建線上渠道或與互聯網企業合作等多種方面打造線上渠道。因此,行業格局很可能會產生分化。但無論何種類型券商,更重要的是從思維方式及商業模式創新上向互聯網公司學習,將互聯網思維引入券商。短期看,互聯網金融對券商牌照優勢的沖擊較大。但基于長久積累的研究、定價和專業的投融資服務等核心競爭力,券商如果應對得當,將傳統優勢與互聯網金融有效對接融合,長遠影響不大。
從海外券商發展歷程來看,高盛、摩根斯坦利、美林、瑞銀、野村等各具不同發展模式且各具特色。反觀國內,李瑋指出,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發展迅猛,像E-Trade、嘉信理財等在借助互聯網發展方面有先發優勢的券商,其本身也在變化調整,國內券商在應對這種趨勢、推進創新轉型上,并不能照搬國外的模式。我國券商應結合自身發展戰略定位,采用不同的差異化發展模式。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