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全國政協委員高彥明提案:開發非洲上升為國家戰略及發行大額人民幣

每經網 2014-03-07 19:57:59

全國政協委員高彥明提議把開發非洲上升為國家戰略及發行大額人民幣。

每經記者 張雯 發自北京

高彥明,河北遠洋運輸集團董事局主席,全國政協委員,素有“中國船王”稱號。

3月7日,高彥明委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非貿易關系密切,我提議應該把開發非洲上升為國家戰略”。

高彥明委員認為,非洲是全球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是世界上尚未開發的最后熱土,蘊藏著豐富的礦產和工業原料,同時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

事實上近幾年來各國對非洲的重視程度有增無減,圍繞開發非洲的國際角逐早已悄然展開。除此以外,世界其他一些國家,如法國、英國、俄羅斯、印度、巴西、沙特等也都介入非洲的合作與開發中。

“中非合作有良好的基礎”,高彥明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早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帝國主義封鎖、國內千瘡百孔的艱苦條件下,中國就對非洲進行援助,非洲人民對中國心存感激”。

自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成立以來,中非經貿合作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經濟體,隨著經濟的發展,對石油和礦產等自然資源的需求急劇膨脹。因此,與非洲的貿易往來在中國的經濟發展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高彥明在提案中表示,目前非洲的基礎建設比較薄弱,在采礦業、制造業、建筑業、金融業、電信業、旅游業、農業等多個領域都有極大開發空間,政治方面,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是實現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中國建立海外軍事基地的重要地區。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3年1—10月,中國對非洲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25.4億美元,同比增長71.6%,目前中國已累計在非設立各類投資企業逾2000家,涉及農業、基礎設施、加工制造、資源開發、金融、商貿等多個領域,雇傭當地員工超過8萬人。

高彥明認為,雖然我國與非洲的貿易和合作逐年增加,但力度還遠遠不夠。要全面考慮如何去開發、合作。

高彥明在提案中建議,政治上,保持中非領導人互訪和對話勢頭,加強溝通,加深友誼,增進相互了解和信任。經濟上,鼓勵和支持中國企業,特別是要組織國有大型企業到非洲投資興業。政府要制訂和完善相關政策,對投資非洲的企業加強引導,注重服務,給予扶持,提供便利。在制定政策的時候,要從政治、外交、經濟、軍事等全方位考慮,既保證企業在非洲的投資,又要保證在非洲企業和華人的安全。

“開發非洲是最大的機遇,我們一定要用更高的戰略眼光定位中非合作,要在政治、軍事、外交、文化、教育、金融、電力、基礎設施建設、能源開發等方面進行整體規劃和通盤考慮”,高彥明說,“決不能把進入和開發非洲僅作為走出去的一項舉措,而務必要上升為國家戰略。”

“人民幣正在走向國際化,將成為世界主要可兌換貨幣,發行500元的人民幣勢在必行。”在“兩會”會議現場,全國政協委員高彥明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講述了自己的提案:建議發行500元大額人民幣。

其實,去年此時高彥明便已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上提交了關于發行大額人民幣的提案,建議國家發行500元面額的紙幣,并待條件進一步成熟后再考慮發行1000元面額的紙幣。

高彥明隨后獲得中國人民銀行答復,答復認為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大額貨幣支付需求不斷增加,發行大面額人民幣確實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貨幣發行成本,減少流通中貨幣實物數量,便利商品交易,但發行大面額貨幣可能會強化公眾的通貨膨脹預期、誘發低收入人群的不平衡心理,引發社會不安定因素,另外再考慮貨幣防偽技術因素,因此國家對此比較謹慎。

“事實上,發行大面額貨幣利大于弊,發行時機和條件均已成熟”,高彥明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我國使用貨幣的最大面值只有100元,是1987年開始發行的,1987年到2013年,中國GDP增長了47倍(1987年GDP為12059億元,2013年GDP為568845億元),與此同時,國民收入大幅增加,居民消費水平和購買力日益增強,社會物價指數也隨之提高,貨幣流通和資金周轉速度在不斷加快,社會對現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但目前人民幣最大面額依然停留在100元的水平上,已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現在盡管使用銀行卡等非現金支付比較普遍,但由于我國居民偏好使用現金消費,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現鈔流通比例最大的國家”,高彥明認為,目前至少發行500元的人民幣的時機已經成熟。 

此外,隨著國家實力和影響力的不斷加強,人民幣在我國周邊國家和地區早已得到廣泛的使用,成為民間經貿的主要貨幣,并且多數直接以貨幣交易的方式進行。而目前最大面值只有100元的貨幣,給貨幣的儲存、攜帶、交易等帶來很多不便。

在高彥明去年的提案中,引起中國人民銀行共鳴的是,貨幣面值小會大大增加貨幣印刷、發行和銀行管理成本,而發行大面額貨幣,可以提高貨幣流通效率,降低查點鈔票的勞動量,減少鈔票磨損和發行成本。

我國現在流通的是第五套人民幣,于1999年10月發行至今已經14年的時間,在經過多年增發貨幣之后,流通能力已接近飽和。高彥明在今年提案中建議,應借發行新版人民幣之際,增加大面額貨幣,同時依靠新科技解決防偽問題,實際上對于當今的中國,大額人民幣的防偽技術應該不是問題,不應成為發行大額貨幣的障礙,人民幣正在走向國際化,將成為世界主要可兌換貨幣,發行500元的人民幣勢在必行。

對于引起中國人民銀行擔心的“通貨膨脹預期”問題,高彥明認為需要向低收入人群做好宣傳、講清楚道理,要相信社會對發行大額貨幣的心理承受力與歡迎度,發行500元的人民幣絕不會給社會帶來混亂或麻煩。

“1987年職工普遍的月工資只有300元左右,就可以發行面額100元的人民幣”,高彥明反問,現在27年過去了,即便是低收入階層的月工資也在幾千元左右,在這種情況下為什么不能發行面額500元的人民幣呢?

不過,高彥明也認為有關部門進行社會調查、征詢民意,將發行大額人民幣的利弊向公眾講清楚,看看社會的反映如何。

高彥明強調,“發行大額貨幣也是國之大事,最好不要只由一個部門或幾個人就簡單的否定,這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是不負責的”。

責編 陳非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張雯發自北京 高彥明,河北遠洋運輸集團董事局主席,全國政協委員,素有“中國船王”稱號。 3月7日,高彥明委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非貿易關系密切,我提議應該把開發非洲上升為國家戰略”。 高彥明委員認為,非洲是全球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是世界上尚未開發的最后熱土,蘊藏著豐富的礦產和工業原料,同時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 事實上近幾年來各國對非洲的重視程度有增無減,圍繞開發非洲的國際角逐早已悄然展開。除此以外,世界其他一些國家,如法國、英國、俄羅斯、印度、巴西、沙特等也都介入非洲的合作與開發中。 “中非合作有良好的基礎”,高彥明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早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帝國主義封鎖、國內千瘡百孔的艱苦條件下,中國就對非洲進行援助,非洲人民對中國心存感激”。 自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成立以來,中非經貿合作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經濟體,隨著經濟的發展,對石油和礦產等自然資源的需求急劇膨脹。因此,與非洲的貿易往來在中國的經濟發展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高彥明在提案中表示,目前非洲的基礎建設比較薄弱,在采礦業、制造業、建筑業、金融業、電信業、旅游業、農業等多個領域都有極大開發空間,政治方面,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是實現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中國建立海外軍事基地的重要地區。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3年1—10月,中國對非洲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25.4億美元,同比增長71.6%,目前中國已累計在非設立各類投資企業逾2000家,涉及農業、基礎設施、加工制造、資源開發、金融、商貿等多個領域,雇傭當地員工超過8萬人。 高彥明認為,雖然我國與非洲的貿易和合作逐年增加,但力度還遠遠不夠。要全面考慮如何去開發、合作。 高彥明在提案中建議,政治上,保持中非領導人互訪和對話勢頭,加強溝通,加深友誼,增進相互了解和信任。經濟上,鼓勵和支持中國企業,特別是要組織國有大型企業到非洲投資興業。政府要制訂和完善相關政策,對投資非洲的企業加強引導,注重服務,給予扶持,提供便利。在制定政策的時候,要從政治、外交、經濟、軍事等全方位考慮,既保證企業在非洲的投資,又要保證在非洲企業和華人的安全。 “開發非洲是最大的機遇,我們一定要用更高的戰略眼光定位中非合作,要在政治、軍事、外交、文化、教育、金融、電力、基礎設施建設、能源開發等方面進行整體規劃和通盤考慮”,高彥明說,“決不能把進入和開發非洲僅作為走出去的一項舉措,而務必要上升為國家戰略。” “人民幣正在走向國際化,將成為世界主要可兌換貨幣,發行500元的人民幣勢在必行。”在“兩會”會議現場,全國政協委員高彥明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講述了自己的提案:建議發行500元大額人民幣。 其實,去年此時高彥明便已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上提交了關于發行大額人民幣的提案,建議國家發行500元面額的紙幣,并待條件進一步成熟后再考慮發行1000元面額的紙幣。 高彥明隨后獲得中國人民銀行答復,答復認為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大額貨幣支付需求不斷增加,發行大面額人民幣確實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貨幣發行成本,減少流通中貨幣實物數量,便利商品交易,但發行大面額貨幣可能會強化公眾的通貨膨脹預期、誘發低收入人群的不平衡心理,引發社會不安定因素,另外再考慮貨幣防偽技術因素,因此國家對此比較謹慎。 “事實上,發行大面額貨幣利大于弊,發行時機和條件均已成熟”,高彥明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我國使用貨幣的最大面值只有100元,是1987年開始發行的,1987年到2013年,中國GDP增長了47倍(1987年GDP為12059億元,2013年GDP為568845億元),與此同時,國民收入大幅增加,居民消費水平和購買力日益增強,社會物價指數也隨之提高,貨幣流通和資金周轉速度在不斷加快,社會對現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但目前人民幣最大面額依然停留在100元的水平上,已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現在盡管使用銀行卡等非現金支付比較普遍,但由于我國居民偏好使用現金消費,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現鈔流通比例最大的國家”,高彥明認為,目前至少發行500元的人民幣的時機已經成熟。 此外,隨著國家實力和影響力的不斷加強,人民幣在我國周邊國家和地區早已得到廣泛的使用,成為民間經貿的主要貨幣,并且多數直接以貨幣交易的方式進行。而目前最大面值只有100元的貨幣,給貨幣的儲存、攜帶、交易等帶來很多不便。 在高彥明去年的提案中,引起中國人民銀行共鳴的是,貨幣面值小會大大增加貨幣印刷、發行和銀行管理成本,而發行大面額貨幣,可以提高貨幣流通效率,降低查點鈔票的勞動量,減少鈔票磨損和發行成本。 我國現在流通的是第五套人民幣,于1999年10月發行至今已經14年的時間,在經過多年增發貨幣之后,流通能力已接近飽和。高彥明在今年提案中建議,應借發行新版人民幣之際,增加大面額貨幣,同時依靠新科技解決防偽問題,實際上對于當今的中國,大額人民幣的防偽技術應該不是問題,不應成為發行大額貨幣的障礙,人民幣正在走向國際化,將成為世界主要可兌換貨幣,發行500元的人民幣勢在必行。 對于引起中國人民銀行擔心的“通貨膨脹預期”問題,高彥明認為需要向低收入人群做好宣傳、講清楚道理,要相信社會對發行大額貨幣的心理承受力與歡迎度,發行500元的人民幣絕不會給社會帶來混亂或麻煩。 “1987年職工普遍的月工資只有300元左右,就可以發行面額100元的人民幣”,高彥明反問,現在27年過去了,即便是低收入階層的月工資也在幾千元左右,在這種情況下為什么不能發行面額500元的人民幣呢? 不過,高彥明也認為有關部門進行社會調查、征詢民意,將發行大額人民幣的利弊向公眾講清楚,看看社會的反映如何。 高彥明強調,“發行大額貨幣也是國之大事,最好不要只由一個部門或幾個人就簡單的否定,這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是不負責的”。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在线 | 亚洲专区日韩专区欧美专区 | 亚洲成a√人片在线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韩国专区 | 中文字幕巨大的乳专区不卡顿 | 亚洲视频五月天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