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3-12 17:00:02
俗稱“暴利稅”的石油特別收益金,或已成老油田的不可承受之重。提出上述觀點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江漢石油管理局局長孫健表示,國內部分老油田開發、生產成本高企,甚至遠超國際原油價格,根本沒有“特別收益”可言,建議國家提高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征點并實行差別化征收。
每經記者 李卓 發自北京
俗稱“暴利稅”的石油特別收益金,或已成老油田的不可承受之重。
提出上述觀點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江漢石油管理局局長孫健表示,國內部分老油田開發、生產成本高企,甚至遠超國際原油價格,根本沒有“特別收益”可言,建議國家提高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征點并實行差別化征收。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我國從2006年3月26日開始實施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征點為40美元/桶,征收初衷在于調控壟斷行業的高利潤,將生產原油企業的溢價收益收歸國家財政,再用以協調石油行業內部上下游利益,調節社會收入分配失衡。隨后,起征點從2011年調整為55美元/桶。
而在孫健看來,特別收益金之所以成為老油田的不可承受之重,尚不考慮物價上漲因素,僅考慮人民幣升值原因,現在55美元/桶的起征點相當于石油特別收益金政策出臺時的41.7美元/桶。
“征繳石油特別收益金時,沒有考慮石油企業的生產成本,造成油價較高時的增收部分大都上繳,不能形成企業積累;油價較低時企業仍要上繳,導致企業虧損加大。”孫健說。
孫健因此建議,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征點應由55美元/桶提高至80美元/桶或將征收比例由20%-40%調整為10%-20%,實行差別化征收,對不同成本石油企業設定不同的起征點,免征或減征開發后期石油企業特別收益金。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