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8 01:53:24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趙陽戈
每經記者 趙陽戈
3月13日下午,央行緊急發文暫停二維碼支付,讓一些機構投資者在新大陸(000997,收盤價)上白白忙活了半月。
昨日(3月17日),新大陸證券事務代表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月底以來尤其是3月,公司迎來多家機構大調研。記者注意到,2月24日、26日,新大陸漲8.8%和10%,兩日均各有3家機構買入;而在3月11日、14日,新大陸又分別遭遇4家機構和5家機構席位甩賣。公司股價在上述兩日分別大跌8.40%和10%。
機構買入半月后又賣出
新大陸被認為是擁有二維碼核心技術的企業。2月24日,該股現身龍虎榜,3家機構和1個國泰君安交易單元席位躋身買入前五,3機構合計買入5131.02萬元,當天該股漲幅達8.8%;而在2月26日,新大陸買入前5再現3家機構席位,買入金額增至6823.7萬元,當天股價漲停。
這些機構席位加碼買入,或系有備而來。據深圳一家券商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二維碼支付的興起吸引了不少機構投資者的目光,該分析師正是在2月到新大陸進行了調研,當時同行的還有另一位機構人士。據悉,2月調研機構還不算多,3月就有更多機構進行聯合調研了。
新大陸證券事務代表林建平對記者表示,3月公司確實迎來了一批聯合調研機構,關注的焦點集中在二維碼支付業務上。
不過,計劃沒有變化快,3月13日下午,央行緊急發文稱暫停二維碼支付,打亂了機構投資者陣腳。實際上,早在3月11日,新大陸現身龍虎榜時,雖有1家機構買入1369.89萬元,但更有4家機構賣出8126.37萬元,當天新大陸大跌8.4%;3月14日,機構出貨加速,新大陸賣出前5席全均被機構占據,合計賣出金額高達1.98億元,而當日買入前5均為游資,合計買入5195.91萬元。
分析師:新大陸擁有自有技術
“之前有支付中毒的案例發生,在行業發展之初,相關部門加強監管,在情理之中”,上述深圳券商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二維碼支付最大的問題就是由商家提供的二維碼里面易被植入病毒,當用戶在掃描使用時,用戶關鍵資料或外泄。今后如果再放開,不排除將會在諸如額度、加密等多種限制下使用,“因為國外也沒有大規模使用的參考,現在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據另一位北京券商研究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由于二維碼支付太容易,所以在尚未大規模使用之初肅清行業,從長期來看是好事,如果以后重新放開,用戶將更加注重安全,同時監管也將會更加注重保護用戶,更為安全的方式會被推廣。
據上述研究員介紹,目前多數情況是由商家提供二維碼讓用戶掃描,此為主讀方式(用戶掃描二維碼并觸發相關應用),但若考慮到風險控制,由用戶主動生成二維碼,由商家來掃描,即被讀方式,這樣就能提高安全性。“實際上新大陸等廠家的掃描槍也是在被讀方式推廣下才更有用武之地”。
該研究員還表示,生成二維碼非常容易,但識別卻存在著讀取信息精度問題,而新大陸擁有二維碼識別自有技術,與國外引擎相比還有成本優勢。
至于機構投資者快速買進又快速殺出,前述深圳分析師表示,這些機構主要還是沖著概念去的,認為有交易機會,如果目的是長期投資或此前就持有股份,不會輕易這樣這樣做,“這些短期資金應該是對行業看不懂了,所以先退出來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