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4-03-19 09:10:17
針對近期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問題,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3月18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指出,近期人民幣匯率波動更多體現了市場作用,不應過度解讀,應該放在人民幣匯改的大背景下,以更加理性的態度來看待。
今年1-2月份,中國的貿易順差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同時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也出現了0.4%的貶值,有媒體認為這是中國政府主動調控的結果,因為人民幣的貶值利于外貿出口。
對此,沈丹陽表示,近期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更多體現了市場作用的結果,與周邊和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相比,這次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幅度仍然在正常范圍內,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匯率雙向波動將成為常態。
沈丹陽指出,國際清算銀行編制的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更能全面反映外經貿企業面臨的匯率變動情況。2014年1月份,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了2.03%,是繼續升值,而不是貶值。
對此,興業銀行(601166)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認同。魯政委表示,名義有效匯率只能反映對美貿易的經營狀況,而從一攬子貨幣來說,還是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更能全面反映外經貿企業所面臨的匯率波動情況。
魯政委指出,從目前的杠桿交易來說,人民幣匯率貶值使很多人虧錢,但是1%的虧損幅度實際上對實體部門來說意義不大,此次人民幣匯率的貶值更明顯的作用還是體現在打擊部分熱錢上,對于外貿出口的幫助效果不大,如果貶值幅度再大些,對外貿企業幫助會更加明顯。但是,人民幣匯率今年的走勢整體會呈現出在一定區間內震蕩的態勢,因此,并不能指望未來匯率進一步下跌。
沈丹陽表示,人民幣升值或者貶值,對外貿形勢和相關企業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有利也有弊。保持相關政策環境穩定和可預期十分重要。“作為商務主管部門,我們將繼續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努力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同時,加快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積極擴大外經貿領域人民幣使用,幫助企業規避匯率風險。”
魯政委認為,從目前來看,中國的避險市場還沒有發展起來,因此,監管層還應該引導企業主動采取措施對匯率進行避險。同時,監管層還需要做好人民幣匯率未來可能繼續貶值的準備。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