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融資租賃余額邁過2萬億大關 不良資產退出機制待建

2014-03-28 01:18:17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業內人士表示,2013年的最后十幾天,僅上海和天津每天就有1~2家的融資租賃公司誕生。這樣的井噴源于一份文件:當年12月12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下發 《關于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106號文),將已幾乎處于停滯狀態的融資租賃行業重新拉回快速發展的軌道。截至2013年底,全國融資租賃合同余額約為21000億元。

一份文件帶來的井噴能否持久?對于融資租賃行業未來的發展,北京市租賃行業協會會長、中國國際商會租賃委員會副主席張巨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融資租賃公司的資金渠道不夠豐富,以及承租人對融資來源的認識太單一,是制約行業發展的主要原因。此外,在融資租賃的退出機制、人才培養、風險防范等方面的問題尚需解決。

《2013年中國融資租賃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末,金融租賃類公司注冊資金達到769億元,比2012年增加147億元;內資租賃公司的注冊資本金達到551億元,比2012年底增加187億元;外資租賃公司達到1740億元,比2012年增加836億元。

“售后回租”獲正名/

融資租賃,近年來正飛速發展,但并非一帆風順。

3月26日,在“2014中國國際租賃業峰會”上,中國租賃聯盟召集人、中國國際商會融資租賃委員會主席楊海田介紹了中國租賃業的發展現狀。

“應該說是從2006年開始,融資租賃行業開始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起來。截至2013年底,全國融資租賃合同余額約為21000億元,整個行業注冊資金達到3060億元,比上年底的1890億元增加1170億元,增幅為61.9%。”楊海田說。

2013年,中國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一度陷入停滯,直到年底的12月12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下發106號文,行業又終于步入正軌。106號文規定試點納稅人提供融資性售后回租服務,向承租方收取的有形動產價款本金,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開具普通發票。

這意味著,合格的出租人開展回租業務時,本金部分無需開增值稅專票。如果按照去年8月1日起施行的 《關于在全國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稅收政策的通知》(37號文),租賃公司當期收到的租金須全額征稅,這使得國內融資租賃行業遭受到近幾年來最大的沖擊。

此外,融資租賃行業中一直飽受業內外質疑的售后回租業務,也得到了官方正名。所謂售后回租是指物件的實際所有權人將物件售讓給融資租賃公司,然后通過與融資租賃公司簽訂售后回租合同,按約定的條件,以按期交付租金的方式使用該物件,直到還完租金重新取得該物件的所有權。這種運作模式在不少業內外人士看來,實為抵押貸款。

“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廢止37號文,規定售后回租等業務繼續施行差額納稅的政策,最高法院也否決了售后回租實為抵押貸款的指控,使行業發展重新步入正常軌道。”楊海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僅在上述政策頒布后的十幾天內,國內融資租賃行業就“咸魚翻身”般的大逆轉。“在上述政策頒布以后,我統計了一下,僅在上海和天津兩個城市,每天大概就有1~2家的融資租賃公司誕生。半個多月的時間內實現了業務規模、企業數量、注冊資本三個方面的突破。”楊海田說。

截至2013年底,融資租賃企業數量突破1000家。全國在冊運營的各類融資租賃公司共約1026家,比年初的560家增加466家,增長83.2%。其中,金融租賃23家,增加3家;內資租賃123家,增加43家;外商租賃增加較多,達到約880家,增加約420家。

“銀行系”資金優勢大/

我國的融資租賃公司按照監管審批機構的不同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由銀監會批準的金融租賃公司,目前有23家;一類是由商務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批準的內外資融資租賃公司。由于監管機構的不同,租賃公司的業務規模的限制略有不同。

“商務部和銀監會審批的融資租賃公司,基本業務規模不得超過注冊資金的10倍;銀監會審批的金融租賃公司,其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實際上就是業務規模不得超過注冊資金的12.5倍。”楊海田告訴記者,所以注冊資金是衡量公司實力的重要指標。

國內融資租賃公司經過十幾年的摸索發展,逐漸形成了三類不同業務模式。第一類是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數量最少,但業務規模占比最多;第二類是生產制造企業設立的金融租賃公司,此類公司目前日益增多;第三類是經營性的融資租賃公司,目前在國內最為常見。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融資租賃行業的運作模式主要是,當某客戶需要貸款購買設備時,融資租賃公司出資購買該設備,并租給客戶使用,客戶則分期向租賃公司支付租金。在租賃期內設備的所有權歸租賃公司所有,客戶擁有租賃物件的使用權。

而上述三種類型的融資租賃公司的不同點就在于,公司經營的根本目的存在不同。張巨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來講,根本的目的是為了配合銀行主體的信貸業務,采用售后回租的業務模式獲取利息收入。目前,銀行系租賃公司的業務重點都放在了單臺成本較高的飛機、船舶、大型機械設備等方面。

以目前國內資產規模最大的工銀金融租賃公司為例,截至去年10月份,工銀租賃由工商銀行全資設立,境內外總資產逾1700億元,注冊資金為110億元。工銀租賃的業務重點是飛機、船舶等大型設備。截至去年10月份,公司擁有并管理350多架大型飛機,已交付飛機150架;擁有船舶200余艘;大型設備28000多臺/套。

亟需建立二手設備交易市場/

對于生產制造企業來講,設立融資租賃公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推銷自己生產的商品。經營性融資租賃公司則是單純以盈利為目的,從純商業利益的角度考慮來選擇客戶。

而在國外,融資租賃公司的分類和業務運行模式稍有不同。第三方的純經營性融資租賃公司比較少,大部分的融資租賃公司的大股東是銀行,因為要解決資金問題。其次就是有廠商背景,因為在國外融資租賃公司就是服務于實體經濟,為了促進設備的銷售。

按照國內現有的企業類型,楊海田呼吁,國家相關部門能夠采取分類管理、分類扶植的方式,這樣融資租賃行業可能會得到更大發展。

為什么這樣講呢?“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的資金來源主要是股東行之間互相授信的同業拆借資金,具有明顯的資金成本優勢。而其他兩類公司注冊資金很快就會用完,所以一般會將租賃物、現金流等打包抵押給銀行獲取貸款,通過提高杠桿的方式周轉資金。”張巨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融資成本看,從融資租賃公司獲得資金的利率是高于銀行的,但大大低于小貸公司,處在7%~24%之間。

“融資租賃企業的資金來源,除注冊資本金外的資金,80%以上依附于銀行。資產證券化、上市、信托計劃等手段還沒有被廣泛應用。如果不解決融資租賃公司資金來源單一的問題,中國融資租賃行業是沒有太大發展前景的。”張巨光如是說。

另外,承租人對融資來源的認識也比較單一。“當大部分企業和自然人有融資需求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銀行,而由于信用問題,大多不能從銀行融到錢。其次想到的是小貸公司,并沒有想到去融資租賃公司獲得資金。”張巨光表示。

對于融資租賃公司的退出機制,張巨光說,行業內所暴露的不良資產正逐步顯現,現在融資租賃公司的不良資產沒有一個合理、合法的退出機制——二手設備交易市場。租賃公司需要通過租賃物的回收,把這部分資產轉移出去來變現。

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不斷加快,這對于承租人來講是個福音。“利率低了,這對承租人來講是好事。對于租賃企業來講,利率是一個水漲船高的事,最終是會轉嫁到承租人身上,所以利率降低我認為是好事。”張巨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袁君發自上海 業內人士表示,2013年的最后十幾天,僅上海和天津每天就有1~2家的融資租賃公司誕生。這樣的井噴源于一份文件:當年12月12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下發《關于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106號文),將已幾乎處于停滯狀態的融資租賃行業重新拉回快速發展的軌道。截至2013年底,全國融資租賃合同余額約為21000億元。 一份文件帶來的井噴能否持久?對于融資租賃行業未來的發展,北京市租賃行業協會會長、中國國際商會租賃委員會副主席張巨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融資租賃公司的資金渠道不夠豐富,以及承租人對融資來源的認識太單一,是制約行業發展的主要原因。此外,在融資租賃的退出機制、人才培養、風險防范等方面的問題尚需解決。 《2013年中國融資租賃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末,金融租賃類公司注冊資金達到769億元,比2012年增加147億元;內資租賃公司的注冊資本金達到551億元,比2012年底增加187億元;外資租賃公司達到1740億元,比2012年增加836億元。 “售后回租”獲正名/ 融資租賃,近年來正飛速發展,但并非一帆風順。 3月26日,在“2014中國國際租賃業峰會”上,中國租賃聯盟召集人、中國國際商會融資租賃委員會主席楊海田介紹了中國租賃業的發展現狀。 “應該說是從2006年開始,融資租賃行業開始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起來。截至2013年底,全國融資租賃合同余額約為21000億元,整個行業注冊資金達到3060億元,比上年底的1890億元增加1170億元,增幅為61.9%。”楊海田說。 2013年,中國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一度陷入停滯,直到年底的12月12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下發106號文,行業又終于步入正軌。106號文規定試點納稅人提供融資性售后回租服務,向承租方收取的有形動產價款本金,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開具普通發票。 這意味著,合格的出租人開展回租業務時,本金部分無需開增值稅專票。如果按照去年8月1日起施行的《關于在全國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稅收政策的通知》(37號文),租賃公司當期收到的租金須全額征稅,這使得國內融資租賃行業遭受到近幾年來最大的沖擊。 此外,融資租賃行業中一直飽受業內外質疑的售后回租業務,也得到了官方正名。所謂售后回租是指物件的實際所有權人將物件售讓給融資租賃公司,然后通過與融資租賃公司簽訂售后回租合同,按約定的條件,以按期交付租金的方式使用該物件,直到還完租金重新取得該物件的所有權。這種運作模式在不少業內外人士看來,實為抵押貸款。 “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廢止37號文,規定售后回租等業務繼續施行差額納稅的政策,最高法院也否決了售后回租實為抵押貸款的指控,使行業發展重新步入正常軌道。”楊海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僅在上述政策頒布后的十幾天內,國內融資租賃行業就“咸魚翻身”般的大逆轉。“在上述政策頒布以后,我統計了一下,僅在上海和天津兩個城市,每天大概就有1~2家的融資租賃公司誕生。半個多月的時間內實現了業務規模、企業數量、注冊資本三個方面的突破。”楊海田說。 截至2013年底,融資租賃企業數量突破1000家。全國在冊運營的各類融資租賃公司共約1026家,比年初的560家增加466家,增長83.2%。其中,金融租賃23家,增加3家;內資租賃123家,增加43家;外商租賃增加較多,達到約880家,增加約420家。 “銀行系”資金優勢大/ 我國的融資租賃公司按照監管審批機構的不同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由銀監會批準的金融租賃公司,目前有23家;一類是由商務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批準的內外資融資租賃公司。由于監管機構的不同,租賃公司的業務規模的限制略有不同。 “商務部和銀監會審批的融資租賃公司,基本業務規模不得超過注冊資金的10倍;銀監會審批的金融租賃公司,其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實際上就是業務規模不得超過注冊資金的12.5倍。”楊海田告訴記者,所以注冊資金是衡量公司實力的重要指標。 國內融資租賃公司經過十幾年的摸索發展,逐漸形成了三類不同業務模式。第一類是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數量最少,但業務規模占比最多;第二類是生產制造企業設立的金融租賃公司,此類公司目前日益增多;第三類是經營性的融資租賃公司,目前在國內最為常見。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融資租賃行業的運作模式主要是,當某客戶需要貸款購買設備時,融資租賃公司出資購買該設備,并租給客戶使用,客戶則分期向租賃公司支付租金。在租賃期內設備的所有權歸租賃公司所有,客戶擁有租賃物件的使用權。 而上述三種類型的融資租賃公司的不同點就在于,公司經營的根本目的存在不同。張巨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來講,根本的目的是為了配合銀行主體的信貸業務,采用售后回租的業務模式獲取利息收入。目前,銀行系租賃公司的業務重點都放在了單臺成本較高的飛機、船舶、大型機械設備等方面。 以目前國內資產規模最大的工銀金融租賃公司為例,截至去年10月份,工銀租賃由工商銀行全資設立,境內外總資產逾1700億元,注冊資金為110億元。工銀租賃的業務重點是飛機、船舶等大型設備。截至去年10月份,公司擁有并管理350多架大型飛機,已交付飛機150架;擁有船舶200余艘;大型設備28000多臺/套。 亟需建立二手設備交易市場/ 對于生產制造企業來講,設立融資租賃公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推銷自己生產的商品。經營性融資租賃公司則是單純以盈利為目的,從純商業利益的角度考慮來選擇客戶。 而在國外,融資租賃公司的分類和業務運行模式稍有不同。第三方的純經營性融資租賃公司比較少,大部分的融資租賃公司的大股東是銀行,因為要解決資金問題。其次就是有廠商背景,因為在國外融資租賃公司就是服務于實體經濟,為了促進設備的銷售。 按照國內現有的企業類型,楊海田呼吁,國家相關部門能夠采取分類管理、分類扶植的方式,這樣融資租賃行業可能會得到更大發展。 為什么這樣講呢?“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的資金來源主要是股東行之間互相授信的同業拆借資金,具有明顯的資金成本優勢。而其他兩類公司注冊資金很快就會用完,所以一般會將租賃物、現金流等打包抵押給銀行獲取貸款,通過提高杠桿的方式周轉資金。”張巨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融資成本看,從融資租賃公司獲得資金的利率是高于銀行的,但大大低于小貸公司,處在7%~24%之間。 “融資租賃企業的資金來源,除注冊資本金外的資金,80%以上依附于銀行。資產證券化、上市、信托計劃等手段還沒有被廣泛應用。如果不解決融資租賃公司資金來源單一的問題,中國融資租賃行業是沒有太大發展前景的。”張巨光如是說。 另外,承租人對融資來源的認識也比較單一。“當大部分企業和自然人有融資需求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銀行,而由于信用問題,大多不能從銀行融到錢。其次想到的是小貸公司,并沒有想到去融資租賃公司獲得資金。”張巨光表示。 對于融資租賃公司的退出機制,張巨光說,行業內所暴露的不良資產正逐步顯現,現在融資租賃公司的不良資產沒有一個合理、合法的退出機制——二手設備交易市場。租賃公司需要通過租賃物的回收,把這部分資產轉移出去來變現。 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不斷加快,這對于承租人來講是個福音。“利率低了,這對承租人來講是好事。對于租賃企業來講,利率是一個水漲船高的事,最終是會轉嫁到承租人身上,所以利率降低我認為是好事。”張巨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韩另类在线综合国产 | 亚洲综合久久久中文字幕 |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熟女精品视频一区 | 在线影片亚洲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喷奶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