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5 01:03:2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互聯網公司的余額理財產品橫空出世,讓市場見識到其超強的“吸金”功力,為緩解存款流失壓力,銀行系余額理財產品也在不斷推出。繼3月份推出掌柜錢包后不久,近日,興業銀行又一款余額理財產品“興業寶”也正式上線。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4月13日興業寶的七日年化收益達到7.146%,萬份收益為0.9321元,但收益波動幅度較大。與此同時,興業銀行同業部門推出的掌柜錢包也正以高收益的貨幣基金產品和理財產品吸引客戶存款,甚至多款理財產品同時在錢大掌柜和直銷銀行上銷售,內部競爭似乎正趨于白熱化。
興業寶掛鉤基金收益波動大/
興業寶是3月27日上線的興業銀行直銷銀行與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T+0直銷貨幣基金產品,是在推出理財產品、代銷基金和定期與通知存款三款產品之后,推出的第四款互聯網理財產品。
興業銀行電子銀行部有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興業寶為系列產品,第一期合作伙伴為大成基金旗下最具競爭力的貨幣基金產品——大成現金增利貨幣基金;第二期合作伙伴也已鎖定興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后續還將與更多知名基金公司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 “寶寶軍團”收益率呈現疲軟回落之時,剛上線未滿7天的興業寶的萬份收益為0.9321元,七日年化收益率卻為7.146%。
興業寶萬份收益不足1元,為何收益率能達到驚人的7%?記者查閱興業寶掛鉤的貨幣基金產品——大成現金增利貨幣A的基金歷史凈值情況發現,該款貨幣基金產品萬份收益和七日年化收益率的波動相當大。
興業寶上線第一天(4月10日),七日年化收益率僅為4.985%,萬份收益為3.8534元;次日,萬份收益增長至4.4301元,七日年化收益隨即被拉高至6.997%。而到了4月12、13兩日,萬份收益便回落至0.9元左右,七日年化收益又升至7%以上。
“目前的貨幣基金基本采取每日分配收益,將每天的投資收益結轉成份額體現在投資者資產中。而所謂七日年化收益率,是一個將短期數據‘長期化’后的指標。”某財富管理分析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七日年化收益率可以給投資者一個直觀的產品收益概念,但如果投資者僅根據這個指標來挑選產品,則容易一葉障目。原因則是,七日年化收益要真正成為一年投資者可以獲得的收益,是基于一年中每天都能獲得差不多的收益。”上述分析師表示。
舉例來講,如果有較高收益的標的到期,當天收益就很高,也會拉高七日年化收益等指標,但對于投資者而言,既追不上,也無意義。因為這樣一個短期事件顯然無法長期維持,而7天之后,收益率指標就會回落。
其實,在掛鉤興業寶之前,大成現金增利貨幣A此前就是一款收益波動幅度非常大的貨基產品,七日年化收益率經常由2%左右跳至6%、7%左右。
大成基金某客服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七日年化收益率較高主要還由于前兩天的萬份收益達到了3點幾、4點幾。“收益率情況主要看基金經理的操作,如果賣出短期的債券,這幾天收益就會比較高,這款貨幣基金的波動比較大,可能是因為基金經理的操作比較激進。”
直銷銀行與錢大掌柜無太大區別/
記者了解到,興業銀行的另一款余額理財產品——掌柜錢包,表現也相當不俗。2014年3月,與掌柜錢包對接的興全添利寶基金區間萬份基金單位收益均值高達1.9855元,在91只可實現T+0的貨幣基金中排名第一。
有意思的是,掌柜錢包和興業寶分別隸屬于興業銀行兩個部門打造的互聯網理財平臺,掌柜錢包是在興業銀行同業業務部門推出的“錢大掌柜”理財平臺上,興業寶則是由興業銀行電子銀行部門負責運營管理的直銷銀行上的一款產品,登錄電子銀行可直接認購。
記者注意到,錢大掌柜是興業銀行布局多年的銀銀平臺理財門戶的升級,目前在該平臺可售賣興業銀行理財產品、代銷各類基金產品以及掌柜錢包。而3月27日剛剛上線的興業直銷銀行也順勢推出興業寶,加上此前就已推出的理財產品、代銷基金和定期與通知存款三款產品,直銷銀行與錢大掌柜的業務職能似乎已無太大區別。甚至多款理財產品會在錢大掌柜和直銷銀行上同時銷售。
“互聯網思維中有一個說法是,最好的流量來自于流量的平行轉移。興業銀行本身最活躍的流量來自于柜臺和網銀部門,直銷銀行和網銀既然可以一站式掛鉤,那么相當于是得到了興業銀行最好的一批流量。”接近興業銀行的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據我所知,興業的錢大掌柜和直銷銀行的競爭已趨白熱化,現在都在通過高收益吸攬客戶。”
“錢大掌柜雖然一開始是希望能夠吸引三四線城市小型銀行的客戶,但事實證明,目前主要的客戶流量還是來自于興業銀行自身的客戶,而直銷銀行的客戶流量是從網銀直接導流的。”上述業內人士稱,一旦產品豐富了,那么自然也能吸引到一些客戶流量,但目前錢大掌柜還只能銷售興業銀行的理財產品,直銷銀行也還處在產品的拓展期。究竟誰能走到最后,還需要一段時間觀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