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熱公司

每經網首頁 > 熱公司 > 正文

疑遭上下游雙重擠壓 華銳風電扭虧前景待考

2014-05-08 00:31:16

“披星戴帽”之后,如何扭虧成為華銳風電目前棘手的問題,公司總裁劉征奇日前公開表示今年必須扭虧為盈。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春燕 發自北京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趙春燕 發自北京

虧損額從5.8億增至34.46億元,華銳風電(601558,SH)連續兩年交出了凈利虧損的成績單。按照相關規定,公司已于5月5日被上證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簡稱變為“*ST銳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通過對華銳風電電力客戶以及上游供貨商的采訪了解到,華銳風電正遭遇供貨商的“叛逃”,而下游某些客戶也已因各種原因不再接受公司供貨。同時,信用評級公司中債資信在最新發的報告中,對華銳風電一直作為“賣點”的“兩海戰略”提出質疑,稱“‘兩海戰略’效果不佳”。

“披星戴帽”之后,如何扭虧成為華銳風電目前棘手的問題,公司總裁劉征奇日前公開表示今年必須扭虧為盈。

至于要以何種舉措來扭虧,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向記者表示,除了削減成本、減少開支、拓展市場外,華銳風電并沒有太過良好的措施。

“兩海戰略”效果遭質疑/

海上風電場和海外市場,也即“兩海戰略”曾是華銳風電的優勢,且一直是公司的“賣點”。即便是在風電行業進入寒冬的近兩年,華銳風電高管亦在不同場合強調,公司在海外及海上風電兩塊市場的優勢,并稱將會堅持“兩海戰略”。

不過,中債資信研究報告直言,華銳風電“‘兩海戰略’效果不佳,內外交困下公司市場份額大幅萎縮”。其解釋稱,公司前期堅持 “兩海戰略”,大肆擴張產能規模和設立海外子公司,但因國內海上風電場建設進展緩慢、海外市場需求疲軟,以及來自發達國家的“雙反調查”,公司“兩海戰略”實際執行情況低于預期。

據記者了解,華銳風電在過去兩年針對海外市場一直在采取裁撤子公司的策略,從華銳風電的財報來看,其海外市場近年一直保持營收增長態勢。公司2013年報顯示,其海外市場營收為8.37億元,占整體營收36.6億元23%的份額。但同樣也在推行“兩海戰略”的金風科技,其海外市場去年實現銷售收入13.6億元,占總營收的11.06%。

劉征奇日前對媒體再次強調了公司海上風電的優勢,但據記者了解,截至目前其國內海上風電推進速度依舊緩慢。

目前受證監會立案調查、管理層連續變動等多種因素影響,華銳風電經營環境并無好轉,公司2013年新增裝機容量僅為90萬千瓦,連續3年下降,新增裝機容量僅為金風科技的四分之一,而在2010年公司新增裝機容量是金風科技的1.17倍。

中債資信稱,華銳風電的大規模存貨和應收賬款占用營運資金并存在減值風險,未來公司仍將面臨較大的去庫存和應收賬款回收壓力。

華銳風電2013年報顯示,截至2013年末,公司依舊有72.8億元的存貨,同比下降14.9%。不過記者發現,保守估計按照華銳風電2013年36.6億元的營收估算,單純消化這部分庫存亦需要將近兩年時間。

市場份額大幅下滑/

2013年,我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扭轉了同比增速連續兩年為負的頹勢,增至24%,并網發電量提升使得棄風率同比下降6個百分點。在風電行業整體回暖的情況下,金風科技、湘電風能、泰勝風能等公司業績開始明顯攀升。

但是,中債資信研報稱,風電行業的復蘇并不意味著所有風電企業都熬過了困境,行業深度調整下,各風電整機廠商競爭力出現顯著分化。

中國風能協會數據顯示,2013年國內風電裝機前10名機組制造商排名出現顯著分化,金風科技以375.03萬千瓦的新增裝機容量、22.30%的市場份額居國內風電設備市場份額前列,而份額下降最快的當屬華銳風電,其從2012年的9.30%猛降至2013年的5.60%,排名則從第三落至第七位。同時,之前一些名不見經傳的企業異軍突起,如遠景能源、重慶海裝等公司的市場份額迅速上升。

據記者了解,在市場份額大幅下降的同時,麻煩不斷的華銳風電,遭遇上下游企業的“拋棄”。

“我覺得目前華銳風電的一些供貨商也不一定敢給他供貨。即使說他想讓你賣給他,但是你敢賣嗎?”此前一位關注新能源的投資機構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華銳風電的資金壓力和高存貨,讓上游供貨商望而生畏。

一位此前和華銳風電有過合作的銷售人員向記者確認,在“圈內”的確存在這樣的問題,該銷售人員為一家主營風機葉片的零部件供應商。不過,另一家風機葉片銷售人員表示,目前依舊和華銳、金風等風機制造商保持合作,且目前風電市場回暖,能感覺到下游的采購積極性也有所好轉。

從華銳風電“叛逃”的不僅僅有其上游供貨商,據記者了解,華銳風電下游訂單量大幅減少的背后亦出現客戶“出逃”的身影。

一位大型電力集團旗下新能源子公司負責人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用過華銳的風機,但是之后感覺“有點問題,維護也跟不上”。

雖然目前難以完全了解供應商和華銳風電的合作狀況,但可以確認的是,華銳風電幾乎是近年牽涉訴訟案件最多的風機制造商,且其訴訟多跟上游供應商有關。其2013年報顯示,2012年以來華銳風電就先后和大慶凱明風電塔筒制造有限公司、江蘇金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航惠騰風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發生訴訟,訴訟涉及的原因有要求履行合同支付貨款、要求支付工程款、要求支付質保金等幾種。

華銳風電最近收到的一次起訴狀是在4月24日,河北保定市的中航惠騰風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起訴華銳風電,要求其支付43022099元質保金及同期銀行貸款利息。中航惠騰為上市公司中航重機下屬控股子公司,主營風力發電機組風輪葉片等相關業務。

華銳風電在財報中坦言,2013年受前述多種不利因素影響,公司新增訂單數量較往年大幅下降。報告期內,公司新增訂單303MW(兆瓦),其中國際市場新增訂單30MW。

公司稱將盡力扭轉不利局面/

扭虧對于華銳風電而言,是個棘手的問題。盡管公司剛剛公布的一季報交出了微弱盈利的成績單,但其經營利潤依舊虧損。對此,劉征奇公開表示,“今年必須扭回盈利”。

針對扭虧的措施,華銳風電方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答復為,“要在質保方面投入人力物力,今年重中之重的任務就是加快推進一批到質保期的項目出保。此外,公司為進一步拓展市場,改善因風電行業調整帶來的資金緊張、人員變動等對客戶風電場維護的影響,加大和強化了服務力度,保障生產經營的正常開展,力所能及的扭轉不利局面。”

但在蕭函看來,“如今風電行業已經進入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華銳風電之前過于激進的拓展戰略給公司優化調整埋下了重大隱患,除了削減成本、減少開支、拓展市場外,華銳風電并沒有太過良好的扭虧措施。”

蕭函同時表示,當前華銳風電身處“十字路口”,采取更加激進的擴展戰略可能會起到“以毒攻毒”的效果,而一旦失誤便可能很難翻身,采取非常保守的舉措或許會從風電行業第一集團軍中滑落而出,在產業政策尚不夠明晰的情況下,華銳風電管理層的決策能力將面臨重大考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美女天堂在线 |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 | 特级AV片在线播放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一区 | 尤物视频在线国自产视频 | 亚洲美乳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