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4-05-27 00:21:09
南紡股份造假是典型案例,顯示了A股市場信用短板有多短,而處理過程中,有多么諷刺。
每經編輯 葉檀
每經評論員 葉檀
南紡股份造假如果以50萬的行政處罰了結,將是打向A股市場的一記悶棍。
到目前為止,連續5年造假、虛構3.4億元利潤的南紡股份相關推手,受到懲處如下:公司被警告并處以50萬元的罰款;公司前董事長兼總經理單曉鐘、前董事兼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丁杰、前副總經理劉盛寧等12名責任人被警告以及處以30萬元至3萬元不等的罰款,合計153萬元。
公司沒有退市,造假公司行政頂格罰款50萬元,負責財務審計、連續5年出具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南京立信永華會計師事務所至今未受波及,置身事外。南紡股份的造假登峰造極,南京市國家稅務局稽查局認定南紡股份2010~2011年出口貨物單證中,54份備案單證為虛假,被查出的騙稅金額超過1000萬元。
證監會不該受到指責,早在兩年多前,證監會審查南紡股份財務造假,2011年7月,原董事長、總經理單曉鐘,原董事、副總經理、財務總監丁杰及原副總經理劉盛寧接受相關部門調查。如果沒有證監會的長期追蹤,南紡股份觸目驚心的造假不可能全面、徹底地浮出水面,這家公司還會延續他們的造假之旅。
證監會又該受到指責。5月23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南紡股份不符合現行退市規定,現行《股票上市規則》未將追溯重述導致連續3年及3年以上連續虧損作為直接退市情形,是按照平穩推進上市公司退市、妥善保護投資者權益的原則,結合退市制度實踐經驗而進行的綜合考慮。
南紡股份造假不退市,是為了遵循程序正義,是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虛偽的程序正義違背了實質正義,既然連續追溯重述之后已有3年連續虧損,卻因為近兩年盈利而不退市,制訂連續虧損標準毫無意義,其他上市公司可以如法炮制,通過造假或者財務調整的手段保證連續3年不虧損,公司就能擁有永不退市的金剛不壞之軀。除了鼓勵造假,這樣的規則沒有任何積極意義。
萬福生科造假事發,證監會責令萬福生科整改,并處罰款30萬元;董事長龔永福、CFO秦學軍各處以30萬元罰款,終身市場禁入;其余19名高管分別處以5萬元至25萬元的罰款。保薦機構平安證券則被罰暫停3個月保薦機構資格并處以7665萬元的罰金、設立3億元專項基金賠償投資者損失。吳文浩、何濤被撤銷保薦代表人資格,撤銷證券從業資格,終身證券市場禁入。與此同時,對保薦業務負責人、內核負責人薛榮年、曾年生和崔嶺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撤銷證券從業資格。
南紡股份的造假性質一樣惡劣,卻沒有被要求設立巨額賠償基金,造假的前任高管與瀆職甚至參與造假的中介被輕輕放過,為何差別如此之大?
連續造假不退市,保護的不是投資者的利益,而是保護投資者中部分人的利益,是保護不成熟的、以吵鬧為能事的投資者的利益。2002年,追溯重述后連續三年虧損的ST生態曾被作出直接暫停上市的決定,當時市場特別是投資者反應強烈,當時沒有賠償基金,沒有處理手段,現在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豈能刻舟求劍?如果說修改《證券法》第193條當下難以做到,推廣投資者賠償基金制度,以民事追究造假者讓其傾家蕩產,難道那么困難?遲到的公平不是公平,對造假的變相鼓勵,超過了所有交易的底線。
5月26日,南紡股份收出陽線,就是對A股市場退市機制的嘲諷。南紡股份籌碼非常集中,截至一季度末,前四大股東分別是:南京商貿旅游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股34.99%,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有限責任公司持股7.19%,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專用證券賬戶持股2.07%,南京商廈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人們有理由懷疑,對南紡股份如此溫柔,是否因為背后的南京國資股東,與國有獨資的投資者保護基金?
南紡股份造假是典型案例,顯示了A股市場信用短板有多短,公司治理結構有多低劣,而處理過程中,有多么諷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