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政策正在籌劃 湛江借力摘帽“后進生”

2014-06-13 00:14:05

今年以來,寧波、湛江等多地都聲稱將抓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機遇,打造成為重要的始發港和戰略支點。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鄭嬌發自廣州、湛江    

每經實習記者 鄭嬌發自廣州、湛江

自去年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東盟國家時提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來,沿線各地紛紛布局,以期成為戰略樞紐城市。

“國家發改委、廣東省發改委、外經貿廳等十幾個部門正在籌劃制定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政策,全國將有19個省參與規劃建設。”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溫憲元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海上絲綢之路是國家未來發展的重點方針戰略。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浙江寧波、廣西、廣東湛江等多地都聲稱將抓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機遇,打造成為重要的始發港和戰略支點。湛江,作為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地,也欲借勢而動,獲取這一政策利好。

然而,1984年湛江等14個沿海城市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首批對外開放城市后,30年來,湛江的經濟發展遠遠落后于其他首批對外開放城市。2014年湛江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13年湛江市生產總值為2060億元,經濟總量在全省排名第八位。增長乏力的港口更是擺在湛江面前不容忽視的現實問題。

對此,湛江擬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調整上發力,湛江市交通運輸局港航管理科科長劉忠東對記者表示,“2009年,市委市政府就已經出臺了加快港口經濟的政策決定,最近又進一步出臺了促進港口集裝箱發展的政策,鼓勵船務公司開辟新航線,并給予一定的補貼。目前湛江港口的航線并不多,主要受制于港口貨運量少。未來兩三年,鋼鐵、石化等產業將達到一定規模,港口貨運量上去了,航線自然就多了”。

始發港之爭/

2013年7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建設海洋研究會議上提出,21世紀,是人類大規模開發海洋的時期。10月,在印度尼西亞國會上,習近平提出愿與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國政府設立的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發展好海洋合作伙伴關系,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此后,我國多地城市期待取得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相關紅利。

2014年全國人代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委常委、寧波市委書記劉奇明確表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一個重大的戰略構想和戰略決策,我們希望把寧波作為重要的始發港和戰略支點來打造。”同樣是今年5月,在第八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上,廣西北部灣辦公室副主任李延強對中新網記者透露,作為歷史最早的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廣西將通過做大做強港口、建設北部灣現代綜合交通網絡等舉措,積極參與21世紀海上絲路建設。

除了上述城市,泉州、湛江也曾在21世紀海上絲路的始發港上存在過。今年初,湛江市徐聞縣也表示將積極做好“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

“尊重歷史記載,不過,始發港爭議意義不是很大。”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溫憲元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但談到北部灣經濟圈中心的友鄰廣西時,其稱,“廣西雖然離東盟國家更近,是東盟博覽會的基地,但廣東經濟在基礎、質量、基數上更有優勢,且外貿交易更活躍,擁有華人華僑多,特別是潮汕、客家地區,與海外交流更加頻繁。”

據了解,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就一直存在爭議,主要集中在番禺(今廣州)說和徐聞說。番禺(今廣州)是當時海洋貿易的重要口岸,但據記載,徐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出航地點。

爭奪背后是21世紀海上絲路對地方經濟的重大利好,“海上絲綢之路有利于廣東海洋運輸業的發展,及工業產品的出口。”溫憲元說道,“我們的家電企業有意去越南辦廠,因為成本會相對減少,但受限條件也頗多。政府能做的就是打造環境,建立更為有效的制度體制機制,給企業一個寬松環境,讓其自主選擇,并不是一手包辦。”

湛江市市委書記劉小華也在今年4月對《南方日報》表示,國家建設21世紀海上絲路,為湛江港帶來了新機遇。湛江將積極制定更有前瞻性的港口發展規劃,推動港口向大、專、聚、深發展,拓展經濟腹地。

另外,據統計局數據,2013年,湛江對東盟出口57786萬美元,增長64.5%,占出口總額的22%;對東盟出口超過美國,東盟成為湛江第一大出口市場。國家抓緊規劃建設21世紀海上絲路,將為湛江拓展與東盟交流合作提供更多的機遇。

湛江港口增長乏力/

西漢徐聞縣治,在今湛江市徐聞縣二橋村南小河口三墩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2000年廣東省政府參事室、文史研究館和珠江文化研究會組團調查研究得出此結論。但是,“如今的始發港港灣地貌已發生變化,一直以來未參與商業運輸,已是漁港。”湛江市交通運輸局港航管理科劉忠東科長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2014年湛江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同樣承認,湛江市“港口增長乏力,南方大港地位受到明顯挑戰。”

劉忠東認為,湛江港沒有發揮出地理優勢的主要原因在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本地經濟欠發達,湛江并沒有形成產業規模,本地經濟產品較少,湛江港主要大宗貨源如礦產、糧食、石油等貨物都不是本地產的,也不是銷往本地,只是來湛江中轉。另一方面,相對而言,湛江交通和周邊通道不暢順。在高速公路方面,省內與珠三角只有一條廣湛高速公路。在鐵路方面,通往西南只有一條鐵路,高鐵只有茂湛高鐵,且與茂名相距100多公里,高鐵意義也不大。”

另據了解,西南地區的商品出口到東南亞,都是通過鐵路或公路運輸到達港口。“原來西南地區的商品從湛江港出口,去年廣西開通到西部的高鐵后,西南的貨物都轉到廣西港口出口了”。一位本地居民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外部交通進展緩慢也制約著湛江港口的發展。

事實上,“湛江經濟發展不夠充分,發展速度和質量有待提升,大項目上,中科煉化項目推進不夠快。”上述問題在湛江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亦有提及,而數據顯示,2013年,湛江市生產總值為2060億元,增長12%,經濟總量在全省排名從第九位上升到第八位。

基礎建設先行/

經濟基礎并不雄厚,但是,湛江港依然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據了解,雖然湛江港在廣東港口中地位較弱,但湛江港是中國大陸通往東南亞、非洲、歐洲和大洋洲海上航程最短的港口,是我國連接東盟各國的最佳海上橋頭堡,在海上絲綢之路的港口中地理位置非常優越。2012年,湛江港擁有31個萬噸級泊位。劉忠東介紹說,“跟廣州港、韶關港相比,湛江港的深水港優勢更適合建大噸位的泊位,最大可建40萬噸超大級別的泊位。”

此外,湛江也一直在做基礎規劃。“湛江目前整個城市規劃采用“退二進三”的布局,也就是在市中心發展第三產業,讓原本在城區內的第二產業轉移到城區以外。”湛江市城市規劃編制研究與信息中心高級規劃師梁主任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在交通運輸方面,“2012年全面啟動市區成環、海灣成環、半島成環,市外通高鐵、縣縣通高速的‘三環四通’大交通工程。廣湛高鐵將于2016年建成通車,建成后湛江將融入珠三角2小時經濟圈。”梁主任同時還提到,“要想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好,尤其是與東盟貿易的合作,通道很重要,不光是湛江本地做好基礎建設,同時向外輻射的通道也很重要,需要廣東省政府的力量支持。”

同時,作為湛江推進“大工業”的主要區域東海島,已經引進寶鋼湛江鋼鐵、中科煉化、冠豪高新特種紙及中國紙業等三大產業航母,引進和發展三大項目上下游關聯企業,未來將形成現代鋼鐵、石化、造紙業總產值超3000億元的工業生產規模,形成湛江本土工業產業支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 | 亚洲欧美中文第一页 | 亚洲国内综合网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v | 尤物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 先锋午夜影音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