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4-06-18 08:40:11
每經記者 張靜 記者 畢華章 每經編輯 陳小雨
每經記者 張靜 畢華章 發自西安
長期“保守經營”的陜鼓動力(601369.sh)大股東陜鼓集團,出其不意地受讓了當地一家上市公司達剛路機(300103sz)的股權,躋身其第一大股東地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交易對于陜鼓集團的意義或許遠大于控股與否本身。公告稱,本次交易或許可以被看作是陜鼓集團主動加快體制創新的一次嘗試,有助于實現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的融合與促進。
達剛路機大股東易主
達剛路機(300103.sz)昨日公告披露,公司原第一大股東孫建西和李太杰本次合計轉讓達剛路機共計6341.43萬股股份,占達剛路機股本總額的29.95%,受讓方陜鼓集團躍升至達剛路機第一大股東。出讓之后,孫建西和李太杰兩人變成達剛路機第二大股東,合計持股29.83%,轉讓總價款約6.37億元。與此同時,陜鼓集團向達剛路機轉讓其陜鼓動力4916.31萬股股份,占陜鼓動力總股本的3%,
資料顯示,陜鼓集團控股股東為西安工業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持有其100%的股權,實際控制人為西安市國資委。下設西安陜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陜鼓備件輔機制造有限公司等七家子公司及陜鼓能源動力與自動化工程研究院。
達剛路機證券事務代表王瑞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公司想通過引進陜鼓集團優化公司股權,也通過引進人才、技術、管理,提升公司競爭力。”她表示,達剛路機屬于行業內的龍頭企業,在路面機械方面從事高端產品研發與生產,陜鼓集團也看中達剛路機的研發實力。
她介紹稱:“再加上現在我們也逐漸承包一些工程,陜鼓集團也有從設備轉到工程的經驗,可以互相交流。從長遠來說,能夠給公司在管理經驗等方面提供借鑒。”
陜鼓集團嘗試國資改革
由于兩家公司的主營業務明顯不同,陜鼓集團此次投資達剛路機似乎有些出人意料。
“從細分領域來看,是有一定距離的,但是從裝備制造行業來看,一些內在規律還是相似的。”上述相關人士表示,據其了解,集團需要尋找一個新的戰略投資方向,而達剛路機也有這樣的合作意向。
此次換股最為引人關注的無疑是雙方的合作規劃:雙方將共同促進達剛路機業務從工程設備供應商向公路系統工程裝備及服務提供商的方向轉型,并制定有關達剛路機未來三年的業務發展規劃。
此外,陜鼓集團未來三年將向達剛路機提供必要的戰略性財務和信用支持,分階段提供累計不超過20億元授信擔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此次交易中,雖然陜鼓集團居于第一大股東地位,但達剛路機的實際控制權并未發生變化。根據約定,交易完成后,陜鼓集團在達剛路機董事會中不會擁有過半股東席位。
不過,此次交易對于陜鼓集團的意義或許并不在于控股與否:本次交易可以被看作是陜鼓集團主動加快體制創新的一次嘗試,有利于實現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的融合與相互促進。
陜鼓集團在相關公告中披露,集團于2005年確定“兩個轉變”的發展戰略,其中第二個轉變就是從產品經營向資本運營轉變。本次交易就是陜鼓集團充分利用自己品牌和資本實力,推進和實踐從產品經營向資本運營戰略轉變的體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