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

每經網首頁 > 評論 > 正文

桂浩明:股市風格切換須具備三個條件

每日經濟新聞 2014-07-29 00:28:26

自7月份以來,A股市場出現了一個很大變化,就是伴隨著成交量的回升。更為引人注意的是,此間市場風格也發生了明顯的改變。

每經編輯 桂浩明    

◎桂浩明

自7月份以來,A股市場出現了一個很大變化,就是伴隨著成交量的回升,指數也一改前期持續小區間整理的格局,開始發力上行,2100點關口曾經對行情構成長期抑制,但這次被一舉突破。更為引人注意的是,此間市場風格也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已經沉寂良久的煤炭、有色金屬以及電力、金融等板塊,都不同程度出現飆升行情。相比之下,中小板、創業板中一些前期走勢強勁的個股,則顯現出某種疲態,特別是創業板,甚至一度還逆勢下跌。盤面也顯示,資金正大量從中小板、創業板流出并進入主板。這其中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從上周末起,滬市的成交量重新超過了深市。

市場風格從追捧中小市值題材型品種轉到熱衷于介入大盤藍籌股,并且因此而形成量能放大,主板走強的局面,這種情景在歷史上并不少見,它通常標志著一波大級別上漲行情的出現,只是自2009年8月以來,人們就沒有再看到過。那么,這次是否能夠形成一種逆轉,實現市場風格的根本性切換,并且以此為契機,引領一波比較像樣的上漲行情呢?這個問題,對于投資者來說十分關鍵,有必要好好搞清楚。

市場瞬息萬變,出現各種各樣的走勢都很自然,即便是在趨勢已經形成的背景下,行情發生逆襲也很經常。但問題是,一種已經延續了5年多的市場風格,如果要發生根本性改變,并不那么容易,而是需要多方面的條件配合。

在筆者看來,首先是實體經濟要好,市場要讓那些周期性行業的大盤股漲起來,最大的前提就是它們的經營狀況要有明顯好轉,也就是有強勁的業績支撐。2007年,之所以這類股票表現異常突出,關鍵一點就是因為實體經濟快速提升,相關行業的公司業績大幅增長,以致盡管一些公司的股價已經不低,但市盈率還是不高。其次是市場的流動性十分充分,有大量的場外資金爭先恐后入市,增量資金的不斷介入,為股市的大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在這過程中市值相對比較大的藍籌股當然是最受益的。以往,每次A股市場上有“煤飛色舞”出現,無不與流動性寬松直接相關。最后是投資者對于后市有穩定的預期,都認為大盤能夠上一個臺階,有中長期投資的意愿,這樣持有權重股也就比較放心。有了這幾方面條件,市場風格自然比較能夠傾向于周期性的藍籌股。而一旦這種風格形成,大盤要想不漲都難。

那么,現在的市場具備這幾方面的條件嗎?客觀而言情況比之前要好些,但總體來說可能不是特別具備。畢竟,我們的實體經濟還不能說已經完全復蘇,而且今后增長速度的放緩也將是一種“新常態”。這就意味著以經濟高速增長為基礎的周期性藍籌股的大行情,現在還缺乏基礎,而從資金供應的角度來說,盡管今年以來流動性狀況有所好轉,但距離寬松還很遙遠。現在也沒有證據表明有外圍增量資金在大量入市。在新股發行輪空的情況下,市場出現一兩次放量是可以的,但問題在于這樣的狀況能否延續下去。

在某種意義上,存量資金可以帶來結構性行情,只有增量資金才能造就藍籌股行情。那么,現在的增量資金有多少呢?問題還在于,現在看來,投資者對于后市的樂觀預期其實還比較有限,一般也就認為股指能夠上漲10%~20%,而且已經有輿論把這樣的行情形容為“波瀾壯闊”了。但是,相對于操作者來說,這樣的漲幅很難理解為大牛市級別的行情。既然市場預期總體還是比較謹慎的,那么就不太可能出現真正意義上的風格切換。

應該說,當下市場風格的確與前一階段有所不同,也可以說出現了風格轉換的某些信號。但是,這更容易,也更應該被解釋為是相關股票在超跌后所出現的反彈,這里自然也包含市場熱點的某些調整,但是否能夠解釋為風格轉換,至少還需要觀察。此時,不考慮現實條件,匆匆忙忙地下結論,輕易地改變投資思路,以追漲殺跌的心態去調整股票倉位,未必是最穩妥的操作行為。

(作者為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市場研究總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桂浩明 自7月份以來,A股市場出現了一個很大變化,就是伴隨著成交量的回升,指數也一改前期持續小區間整理的格局,開始發力上行,2100點關口曾經對行情構成長期抑制,但這次被一舉突破。更為引人注意的是,此間市場風格也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已經沉寂良久的煤炭、有色金屬以及電力、金融等板塊,都不同程度出現飆升行情。相比之下,中小板、創業板中一些前期走勢強勁的個股,則顯現出某種疲態,特別是創業板,甚至一度還逆勢下跌。盤面也顯示,資金正大量從中小板、創業板流出并進入主板。這其中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從上周末起,滬市的成交量重新超過了深市。 市場風格從追捧中小市值題材型品種轉到熱衷于介入大盤藍籌股,并且因此而形成量能放大,主板走強的局面,這種情景在歷史上并不少見,它通常標志著一波大級別上漲行情的出現,只是自2009年8月以來,人們就沒有再看到過。那么,這次是否能夠形成一種逆轉,實現市場風格的根本性切換,并且以此為契機,引領一波比較像樣的上漲行情呢?這個問題,對于投資者來說十分關鍵,有必要好好搞清楚。 市場瞬息萬變,出現各種各樣的走勢都很自然,即便是在趨勢已經形成的背景下,行情發生逆襲也很經常。但問題是,一種已經延續了5年多的市場風格,如果要發生根本性改變,并不那么容易,而是需要多方面的條件配合。 在筆者看來,首先是實體經濟要好,市場要讓那些周期性行業的大盤股漲起來,最大的前提就是它們的經營狀況要有明顯好轉,也就是有強勁的業績支撐。2007年,之所以這類股票表現異常突出,關鍵一點就是因為實體經濟快速提升,相關行業的公司業績大幅增長,以致盡管一些公司的股價已經不低,但市盈率還是不高。其次是市場的流動性十分充分,有大量的場外資金爭先恐后入市,增量資金的不斷介入,為股市的大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在這過程中市值相對比較大的藍籌股當然是最受益的。以往,每次A股市場上有“煤飛色舞”出現,無不與流動性寬松直接相關。最后是投資者對于后市有穩定的預期,都認為大盤能夠上一個臺階,有中長期投資的意愿,這樣持有權重股也就比較放心。有了這幾方面條件,市場風格自然比較能夠傾向于周期性的藍籌股。而一旦這種風格形成,大盤要想不漲都難。 那么,現在的市場具備這幾方面的條件嗎?客觀而言情況比之前要好些,但總體來說可能不是特別具備。畢竟,我們的實體經濟還不能說已經完全復蘇,而且今后增長速度的放緩也將是一種“新常態”。這就意味著以經濟高速增長為基礎的周期性藍籌股的大行情,現在還缺乏基礎,而從資金供應的角度來說,盡管今年以來流動性狀況有所好轉,但距離寬松還很遙遠。現在也沒有證據表明有外圍增量資金在大量入市。在新股發行輪空的情況下,市場出現一兩次放量是可以的,但問題在于這樣的狀況能否延續下去。 在某種意義上,存量資金可以帶來結構性行情,只有增量資金才能造就藍籌股行情。那么,現在的增量資金有多少呢?問題還在于,現在看來,投資者對于后市的樂觀預期其實還比較有限,一般也就認為股指能夠上漲10%~20%,而且已經有輿論把這樣的行情形容為“波瀾壯闊”了。但是,相對于操作者來說,這樣的漲幅很難理解為大牛市級別的行情。既然市場預期總體還是比較謹慎的,那么就不太可能出現真正意義上的風格切換。 應該說,當下市場風格的確與前一階段有所不同,也可以說出現了風格轉換的某些信號。但是,這更容易,也更應該被解釋為是相關股票在超跌后所出現的反彈,這里自然也包含市場熱點的某些調整,但是否能夠解釋為風格轉換,至少還需要觀察。此時,不考慮現實條件,匆匆忙忙地下結論,輕易地改變投資思路,以追漲殺跌的心態去調整股票倉位,未必是最穩妥的操作行為。 (作者為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市場研究總監)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精品五级在线 | 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黄 | 亚洲欧美高清精品一区二区 | 日韩老熟女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vv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