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4-09-23 15:42:14
一個歷史古城陷入困境,環境污染、民間高利貸危機局部曝光,未來向何處去?邯鄲,一個“不幸”的城市。
每經編輯|蔡雅蕓
記者 葉檀
目前,不幸的城市是相似的:房價下行、實體經濟不振、債務危機曝光。
邯鄲就是這樣一個不幸的城市。
據《華夏時報》的報道,邯鄲高利貸市場崩盤。民間集資大潮盛行10年,如今危機暴露。當地龍頭開發商金世紀地產董事長史虞豹在兩個月前“跑路”后,至今下落不明。這一事件推倒了邯鄲當地多個開發商集體違約的“多米諾骨牌”。
在邯鄲,多個開發商以年息20%甚至30%的高額利息作為誘餌,短短數年間集資數十億元,用于支付土地出讓金或作其他用途。當不斷加速的圈地、融資戲碼遭遇樓市下行時,這些開發商必然無法繼續這場豪賭。
這是房地產疊加民間高利貸崩盤的典型案例。房地產崩盤就是如此,誰購買相關的金融產品誰倒霉。在鄂爾多斯、邯鄲等地,出借房地產高利貸的人倒霉,他們貪圖畸高利率,以為房地產一定會維持每年20%以上的增速,一旦房地產價格趨緩,這些高利貸資金就成為有去無回的沉沒成本。
邯鄲的房地產還未完全崩盤,但目前僅僅是市場盤整也足以讓某些房地產公司無法支撐,可見資金緊繃到什么程度。
根據搜房網的數據,今年2月,邯鄲住宅市場月成交平均單價達到5088元,處于歷史最高位,相較于2011年1月的4296元,上漲了18.4%,這一漲幅在全國范圍不算高。在今年7月回落到4983元/平方米,相比最高位下降了2.1%,降得不多,但已經讓當地市場戛戛作響。
邯鄲當地房地產研究人士分析,邯鄲在售和預售的商品房項目共約3480萬平方米。而2013年,邯鄲商品房年售總面積為355.8萬平方米,若以此速度消化現有庫存,需要十年。
另據當地房地產網站戀家網顯示,2012年邯鄲樓盤開發綜合成本全面邁向4000元/平方米時代,邯鄲商品房同年平均售價為4760元,利潤不高于19%。明眼人清楚,這樣的市場無法支撐高價,高利貸出現在這樣的市場,就是市場開始惡化的標志。
資產泡沫與實體經濟下行、資源未流入本區相關。筆者試圖檢索邯鄲財政收入與土地財政收入,結果讓人失望。邯鄲官網數據滯后,只能尋求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家統計局邯鄲調查隊的數據再分析,結果顯示該市經濟增長遭遇瓶頸,高污染重工業需要轉型卻代價高昂,勉強靠固定資產投資才能維持增長,經濟發展引擎難以在短期內改變。
2013年,當地政府財政收入301.2億元,環比上年下降8.5%;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72.7億元,下降6.5%,占全部財政收入的57.3%,稅收收入為244.5億元,占全部財政收入的81.2%。估計其中40%左右為房地產收入,加上房地產稅收,房地產作的貢獻超過40%以上。
房地產如此慘淡,卻仍是當地財政收入的支柱。2013年,房地產完成開發投資305億元,比上年增長18.3%,商品房竣工面積增長22.4%,而銷售面積下降17.6%。庫存量增加,房地產形勢更加嚴峻。2014年上半年,固定資產1322.2億元,房地產仍完成投資180.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成為靈丹妙藥,政府決定實施“1155”工程—“全市抓好100個在建項目,推進100個前期項目,核準備案億元以上項目500個,市級直抓投資50億元以上的大項目”。
很多債權人直指造成目前開發商融資違約的根源在于政府監管的疏松縱容。
一位思特利債權人指出,“這些參與集資的開發商在拿地、開發、預售等多個環節都存在證件不全的情況,驗資過程也不透明。以思特利為例,在今年8月23日停止如約付息后,該公司居然還能競拍獲得土地。”
考慮到政府財政左支右絀,對這些開發商眼開眼閉,也在情理中。但真正有能力的政府會引進國內大型開發商,而邯鄲似乎并無作為。考慮到邯鄲的房價以及高利貸的規模,目前還不會陷入鄂爾多斯境地。
一個歷史古城陷入困境,環境污染、民間高利貸危機局部曝光,未來向何處去?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旗下官方地產微信公眾號邦地產。邦地產是一個幫助房地產企業高層管理者們輕松掌握專業資訊和工具的平臺,我們每天向您及時提供業界最新信息,若您還需要實用工具及服務,請隨時發郵件到 bangdichan@nbd.com.cn。
兩種方式關注邦地產:
1、添加微信號:Real-estate-Circle
2、掃一掃二維碼: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