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4-11-04 13:03:11
去年第三季度,僅兩家上市銀行遭遇存款總額單季度的負增長
首次“應考”恐撞線
季末激進攬儲退出
“從上市銀行存款總額第三季度表態出來的變動態勢來看,第三季度銀行集體出現的存款負增長可能有兩方面原因:其一,銀行首次應戰存款偏離度考核新規,為避免不小心‘撞線’,在吸收存款的力度和對分支機構考核指標的拆解上均有所保留,可以說是有一點矯枉過正;其二,從更深層次的原因來看,銀行習慣于沖時點攬儲,在監管規則發布前并沒有注意提高日均存款,因此在監管規則公布后的兩周左右時間里確實很難迅速拉高日均存款,自然也不敢收留大資金跨越季末時點,只有少數日均存款基數比較高的銀行受益于監管新規”,一位股份制銀行華南地區金融市場業務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上市銀行的三季報在某種程度上也印證了上述人士的觀點。一方面,銀行確實對于存款偏離度留有余地,并未貿然迫近3%;另一方面,個別準備比較充分的銀行發現,由于其它銀行不愿意主動吸收大資金,其攬儲反而更容易了。中信銀行三季報顯示,該行按監管口徑計算的存款偏離度僅為1.83%;建行有關人士也介紹,存款偏離度指標考核對建行是有利的,今年二季度開始,該行考核政策就更多強調日均存款,在四大行半年度業績報告數據來看,建行“沖時點”力度較小,存款較為穩定。截至9月底,存款偏離度為2.3%,符合監管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建設銀行是大中型上市銀行中惟一一家實現了第三季度存款增長的銀行(另兩家同樣實現存款增長的上市銀行分別是寧波銀行和南京銀行)。
此外,南京銀行董秘湯哲新則在三季度業績交流會上表示,存款偏離考核的新規也有益于該行存款規模的增長,利率市場化行為也提高了該行的存款競爭力。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則分析指出,在存款增長趨勢放慢和存貸比約束下,銀行并不會因此改變拉存款的行為。在外匯占款增速放慢、金融脫媒加快、利率市場化推進的背景下,銀行存款增速呈趨勢性放緩。而為穩定經濟增長,信貸需要保持一定增速。只要存貸比約束仍在,信貸投放就需要相應的存款增長,銀行對存款的追求就不會根本改變,之前的“沖時點”改為“拼日均”,存款市場競爭仍很激烈。此外,根據計算公式,若銀行將拉存款的時點適當提前、比如從當月中下旬開始,就基本可以保證月末的存款偏離度不超過3%。因此,存款波動很可能從之前的“時點波動”變為“波段波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