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央行首創MLF 兩個月投放7695億

2014-11-07 01:25:22

央行稱,總體看,在外匯占款渠道投放基礎貨幣出現階段性放緩的情況下,MLF起到了補充流動性缺口的作用,有利于保持中性適度的流動性水平。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萬敏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萬敏 發自北京

11月6日,央行發布了《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證實9月和10月,央行通過中期借貸便利(MLF)向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較大規模的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等分別投放基礎貨幣5000億元和2695億元。

國開證券宏觀分析師杜征征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三季度,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略顯寬裕,但銀行的預期不僅僅在于實際的貨幣投放規模,而在于對未來經濟的預期,因此各家銀行在流動性上留有較大余地,以應對未來可能的風險,導致在某些時點銀行間市場利率反而出現緊張。因此,此次MLF的實施可能對市場利率不會起到太大作用,銀行的風險偏好沒有改變。

9、10月兩次使用“MLF”

今年9月,諸多媒體報道稱,央行向五大國有商業銀行實施了5000億左右的SLF(常備借貸便利),此消息一直未得到央行和商業銀行的正面回應。

10月,市場再次傳言央行向股份制銀行實施了一次3000億左右的SLF操作,隨后中金公司稱此次操作并非SLF,而是央行新創設的MLF(中期借貸便利),同樣央行也并未回應。

《報告》表示,根據貨幣市場流動性總體情況,第三季度人民銀行未開展常備借貸便利操作,常備借貸便利余額保持為0。

而此次《報告》終于澄清了上述兩次傳言。今年9月,央行創設了(Medium-term LendingFacility,MLF)。9月和10月,央行通過MLF向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較大規模的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等分別投放基礎貨幣5000億元和2695億元,期限均為3個月,利率為3.5%,在提供流動性的同時發揮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引導商業銀行降低貸款利率和社會融資成本,支持實體經濟增長。

央行稱,總體看,在外匯占款渠道投放基礎貨幣出現階段性放緩的情況下,MLF起到了補充流動性缺口的作用,有利于保持中性適度的流動性水平。

杜征征認為,基礎貨幣投放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傳導一般有2~3個月的滯后性,資金是留存在金融市場體系內還是投放到了實體經濟,需要觀察,由于對未來經濟下行的預期,很可能造成銀行惜貸或提高風險溢價,兩種情形下實體企業能獲得的融資都不會大幅增多。總體來看MLF會有一定效果,但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盡管央行稱,第三季度進一步調整了與小微企業、涉農貸款等信貸政策執行情況相關的政策參數,并適當加大了對支小支農貸款較多的中小金融機構的調整力度,但巴克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常健分析認為,“分企業規模看,PMI數據顯示定向寬松措施對于支持中小型企業發展的成效不大”。

降息預期再度升溫

央行表示,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將貫徹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和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的要求,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和防風險,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堅持“總量穩定、結構優化”的取向,保持定力、主動作為,根據經濟基本面變化適時適度預調微調,增強調控的靈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為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促進經濟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

雖然央行對于未來的貨幣政策調控依然態度謹慎,但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經濟數據,再次加重了市場關于降息的預期。

常健表示,10月國家統計局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意外從9月的51.1回落至50.8,證實了內需疲軟、增長勢頭羸弱的局勢。預測中國央行還將兩次下調基準利率25個基點,一次在2014年第四季度,另一次在2015年第一季度。10月官方PMI數據走低、內需持續疲軟以及通縮風險的不斷上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創近五年新低等因素加大了央行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可能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专区 |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 | 午夜少妇高潮在线看 | 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 亚洲国产无线乱码 | 青青青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