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11-14 09:47:19
每經實習記者 劉海軍 發自深圳
國民技術(300077,SZ)的一筆公益捐款卻引起了投資者的關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國民技術今年三季報中顯示,公司在報告期內有300萬元公益捐贈支出,11月12日晚間,國民技術向記者回應稱,該筆公益款是捐贈給湖北一家公益基金會。
三季報出現300萬公益捐贈
根據資料,國民技術于2010年4月在深交所上市,公司主營產品為安全芯片類產品(收入占比89.49%) 、通訊芯片類產品(占比6.47%)、合作類產品及其他(占比3.56%)。
2014年10月17日 ,國民技術發布三季報。因政府補助收入同比減少,同時由于公司優化、調整現有業務,對相關存貨計提跌價準備,公司第三季度凈利潤和前三季度凈利潤均同比下降。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2.8萬元,基本每股收益為0.0001元,同比下降83.62%;前三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523.8萬元,基本每股收益0.019元,同比下降49.27% 。
公司在業績大幅下滑的同時,三季報中的一段信息卻引起了廣大投資者的關注:報告期內營業外支出為300萬元,上年同期為12.946萬元,其主要原因是本期發生公益捐贈支出。不過,三季報中并未對上述300萬元公益捐贈支出的捐贈對象和具體用途等進行說明。
回應稱捐給了一家公益基金會
由于沒有說明300萬元捐款受益對象,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廣大投資者多次詢問。
國民技術對投資者的此類種種追問統一回復為:該筆捐贈符合公司相關制度規定,捐贈對象為非營利性的公益組織,款項用于支持社會公益事業。因未征得對方同意,暫不便單方面披露。
國民技術一證券部人士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解釋道,“我們這筆捐贈符合公司《慈善捐贈管理辦法》的規定,該《辦法》已經公司第一屆董事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并根據《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創業板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指引》等規定,本次捐贈并不屬于公司需要進行單獨公告披露的事宜。此前是因未征得受贈方同意,才暫不便單方面披露捐贈去向。”
上述證券部人士對記者進一步說道,“我們的這筆捐贈符合公司《慈善捐贈管理辦法》和外部監管機構的規定,捐贈對象為革命老區湖北省紅安惠農公益基金會,該筆款項用于支持公益事業。公司作為公眾公司,進行公益捐贈既是為了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也可為公司帶來一定的正面影響。”
據了解,湖北紅安惠農公益基金會成立于2012年,基金會旨在改善農民生產、生活和健康條件,開展教育、科技扶貧,幫助弱勢群體,推動農村的城鎮化和現代化建設。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