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4-11-19 07:33:31
國務院昨日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4年本)》。其中明確表示,“在境外投資領域,除涉及敏感國家和地區、敏感行業的項目外,其他項目全部取消核準改為備案管理。”專家認為,把投資的權力交給企業,為中國資本投資海外市場鋪平了道路。中國企業應當反向整合全球資源,參與到全球競爭中去
中韓自貿區和中澳自貿區談判、400億美元絲路基金……中國政府強勢為資本輸出開道。
昨日,國務院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4年本)》。其中,“在境外投資領域,除涉及敏感國家和地區、敏感行業的項目外,其他項目全部取消核準改為備案管理。”發改委外資司司長顧大偉18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關于境外投資,這次的改革力度是非常大的,這是我們在境外投資的管理體制上的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改革舉措。
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中國海外投資政策“瓶頸”已經打通,“把投資的權力交給企業”,為中國企業投資海外市場鋪平了道路。
政策松綁海外投資
“這次在境外投資改革的核心就是一句話。”顧大偉強調指出,即“除少數的有特殊規定的項目之外,境外投資項目這次一律取消核準”。
“什么是少數的特殊規定呢?就是除了要投資到沒有建交的國家或者是受到國際制裁的國家、正在發生戰爭、發生內亂的國家和地區,和幾個敏感行業,按照規定要核準。其他不論投資規模大小,不論投資什么行業全部取消核準。”顧大偉說。
為什么要這樣做呢?“一方面這是中國經濟投資體制改革的需要,另外一方面,我們要擴大開放,通過這樣的投資體制上的改革,來推進企業投資決策的自主權的落實。三是要通過這樣的開放來更加深度地融入全球經濟。”顧大偉一語中的。
“把投資的權力交給企業,這是本屆政府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的體現。讓資金投向地方和社會真正需要的領域,就需要把投什么以及怎樣去投的權力交給企業、交給地方政府。”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說。
對此,顧大偉透露,經過大概測算,根據2013年的數據,按照現在的規定去比照一下,大概99%左右的項目都取消了核準,改為備案。
“只有幾個項目是需要按照特殊規定來進行核準,所以企業對外投資的便利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他說。
按照現行的投資管理體制,中央層面對于企業投資的項目實行核準制或備案制。具體來講,對于列入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內的投資項目實行核準管理,在目錄之外的實行備案管理。
在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楊潔看來,此次修訂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涉及的大部分是企業和地方投資意愿比較強的領域,投資金額大,就業帶動力強,含金量比較高。而對境外投資取消核準,將大幅度提升企業境外投資的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推動國內企業走出去。
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
中國企業資本正深度地融入全球經濟,面對的是反向整合全球資源的“新常態”。
“去年中國對境外的投資是1078億美元,今年1至9月份,中國對境外投資已經達到849.2億美元,估計今年全年中國對境外的投資可能要超過或者接近1200億美元。這個數字可能會接近或者是超過境外對中國大陸的投資。”顧大偉說。
他指出,實際上中國對海外的投資還包括另外方面,“就是中國的海外企業實體對第三地的再投資,現在沒有算在這個數字里。所以,事實上中國對外的投資可能已經接近或者超過境外對中國大陸的投資。這一次取消境外投資項目的核準,意味著企業在未來走出去的步伐會進一步加快。”顧大偉說。
“中國應當運用已經取得的優勢,反向整合全球資源,參與到全球競爭中去。”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對于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理解更為“現實”。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復星集團在海外的動作頻頻,以每月一起大的海外并購的速度在全球完成了近10次收購,其行業分布更是遍及金融、餐飲、油氣等各個領域。就在本月17日,復星以23.6億收購澳大利亞洛克石油。記者了解到,郭廣昌還應發改委之邀,專門就中國企業海外戰略做了講演。
在郭廣昌看來,之前30余年中國經濟最大的動力來源之一是融入全球經濟,但這種融入在某種意義上是被動融入。全球跨國企業把中國資源作為全球資源配置的一個組成部分,把中國作為生產基地、原料基地和銷售市場。
“如果還是停留在這樣的水平上,我們不可能成為全球強有力的經濟體。反向整合全球資源為我們利用,而不是被動地作為被整合者,才是我們的未來。”郭廣昌向上證報記者說。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