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11-20 08:50:04
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日前獲得國務院批準,這是繼中關村科技園區、東湖高新區、張江高新區和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后,中國第五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查道坤 發自江蘇
每經記者 查道坤 發自江蘇
作為連接蘇南五市的重要新區,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日前獲得國務院批準,這是繼中關村科技園區、東湖高新區、張江高新區和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后,中國第五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是由南京、蘇州、無錫、常州、昆山、江陰、武進、鎮江等8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蘇州工業園區建設組成。在江蘇省官方人士看來,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誕生,意味著以創新驅動為內核、以一體化發展為特色的新蘇南發展模式正式開啟。
“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將參照中關村示范區的批復,結合自身特點,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設新型科研機構、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區域協同創新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江蘇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在發布會上表示。
對此,南京財經大學教授張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蘇南示范區將是江蘇十二五期間最主要的引領動力,其實踐也為中國下一個三十年的轉型提供借鑒經驗。”
江蘇省發改委的數據顯示,2013年,蘇南五市就以占全國0.29%的土地面積創造了全國6.4%的經濟總量,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7萬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向技術前沿要動力,向產業高端要空間,是蘇南發展的鮮明特色。7年前蘇州工業園區創立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如今這個園區已集聚了5000多位高層次人才、200多家納米技術企業,產值超138億元,蘇州工業園區也被列為世界微納領域具有代表性的八大產業創新區域之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得文件顯示,按照目前江蘇省的規劃,蘇南創新區要在全球化和改革開放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建成具有全球創新資源配置能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高技術產業基地。并且利用城市群在區域創新體系中建設成互動發展的示范區,帶動更大地域發展。
對此,江蘇省政協副主席、省政府黨組成員徐南平院士表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事關蘇南的前途和命運,蘇南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將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推動全面創新,推動蘇南經濟社會發展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的歷史性轉變。”
目前,蘇南地區已經形成了以南京智能電網、軟件,無錫物聯網、集成電路,常州光伏、智能裝備,蘇州納米、生物醫藥,鎮江戰略新材料為特色的產業格局。去年蘇南地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3萬億元,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出口總額的43.8%。此外,蘇南八個國家級高新區目前已建有1885家獨立研發機構,蘇南地區集聚的高新技術企業達5143家,科技型企業超過5萬家,實現新興產業產值占江蘇全省總量的60%以上。
對此,張建教授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建設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要發揮好蘇南的經濟、科技和開放優勢特色,推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可為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發揮好示范、輻射和引領作用,并推動整個蘇南區域的產業協同發展。
”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