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理財

每經網首頁 > 理財 > 正文

互聯網對券商究竟意味著什么

證券時報 2015-01-06 09:18:32

多家大型券商在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與多家互聯網企業有過接觸,亦非常認同互聯網金融的大趨勢。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證券時報記者游蕓蕓

你聽說過傭金寶、QQ開戶等詞匯嗎?如果沒有,那顯然OUT了。回首2014年,一個令人費解的問題是:為何在多家券商與互聯網企業高調戰略合作的喧囂風潮中,遲遲沒有看到中信證券等大型券商的身影?

直到去年8月,中信證券才低調地與金融界聯合推出證券通互聯網證券交易服務。難道中信證券等券商過于保守,不清楚互聯網金融的魅力嗎?互聯網對券商究竟意味著什么?

新投資者的互聯網需求

事實上,包括中信證券在內的多家大型券商在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與多家互聯網企業有過接觸,亦非常認同互聯網金融的大趨勢。

中信證券總經理程博明曾表示,互聯網金融是大勢所趨。但是,他認為,目前很多金融機構把互聯網金融做成“金融-互聯網”模式很不可取,因為針對不同客戶,互聯網金融的價值也不同。互聯網立足于海量客戶,而對企業客戶和機構投資者而言,互聯網金融的服務力度還不夠,這類客戶的需求并不僅限于客戶體驗,而是需要一份經過深思熟慮的商業規劃。

這或許是中信證券目前只利用互聯網進行流量導入的一個重要原因。隨著80、90后投資人的崛起,證券交易和理財的部分服務必然從線下走到線上,融合便捷度和極佳客戶體驗的服務將大行其道。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8月,一年期以內的新股民有48.7%的用戶選擇網上開戶方式,開戶時間兩年期以上的股民,網上開戶的比例僅為1.7%。

多家券商反饋的數字是,去年10月開始的開戶大潮中,接近50%以上的人群為80、90后,他們大多選擇的是網上開戶。去年以來,通過手機客戶端交易的投資者比例為25%左右,這群人大多數為80、90后。

艾瑞咨詢調查表明,未來希望通過網絡渠道獲取服務的投資者比例高達74.7%,期待試用互聯網交互性服務用戶比例達55.7%。

事實上,與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公司相比,目前券商普遍提供的標準化金融服務的客戶體驗需提升的空間不小,這從目前券商APP、網站和交易軟件、資訊平臺等可見一斑。

即便是交易軟件登錄界面,大多數券商仍然沿用十幾年來的老界面,變化不大。這其中除了目前主要的投資者群體仍然為70后以上群體因素之外,更大的原因還是持有牌照的券商尚未面臨嚴峻的生存條件。

另一方面,券商引以為豪的專業服務也并未獲得投資人的一致認可。不少新生代投資人反饋,券商針對資本市場提供的服務內容大多為操盤手級別的術語以及模棱兩可的判斷;一些專業人士則表示,券商專業選手的稱號勝之不武。

互聯網挖掘客戶價值

從目前所表現出來的互聯網舉措來看,券商對互聯網金融的理解和應用仍處于“免費戰略-獲取用戶”的初級階段。例如國金證券、中山證券、華泰證券等網上開戶低傭政策。

這些策略的確在短期之內發揮了較為明顯的效果。據了解,上述券商的互聯網低傭開戶短期內獲得超過此前數倍的開戶數。

幾乎所有券商都清楚,互聯網尚不能完全顛覆傳統金融行業,但卻能在服務效率和用戶體驗上大規模提升傳統金融行業的競爭力,能極大地彌補過去傳統金融的一些服務短板。低傭價格戰不是最終目的,后期的專業綜合金融服務如果無法跟上,未來在一碼通的時代,客戶極易流失。最終不但客戶得不到有效服務,還會將整個行業拖下惡性競爭的泥沼。

國外金融業與互聯網結合的經驗表明,獲取用戶之后互聯網金融將進入“利用金融技術深度挖掘客戶價值”階段。

這便回到互聯網時代證券行業無法跳過的短板——“客戶分析、分類,提供適當性產品”的服務環節。深耕這一環節除需投入大量資金和技術之外,還會考驗每家券商是否真正借此契機踏實地專注于存量客戶挖掘和延展服務。

此前,多家券商或受制于戰略、資金、機制或技術條件等多種因素,一直遲遲未能大跨步地進行基礎性專業系統搭建,接下來希望能在和互聯網結合的道路上破冰。

未來,互聯網在證券行業發展的最后一個階段——基于互聯網環境的金融生態,將是券商角逐的焦點。

問題是互聯網對于券商的核心價值如何?互聯網金融在證券行業不論如何發展,都無法改變券商為客戶提供實實在在的金融服務的本質。另一角度而言,即便沒有大規模的互聯網舉措,能為一個特定群體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務也是證券公司未來的一種生存模式。

互聯網以客戶體驗為中心的理念,與證券公司所提倡的終極目標——以客戶利益為中心永遠高度重疊。從這個意義上說,互聯網時代倒逼證券公司走上真正向客戶價值看齊的回歸之旅。

責編 葉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證券時報記者游蕓蕓 你聽說過傭金寶、QQ開戶等詞匯嗎?如果沒有,那顯然OUT了。回首2014年,一個令人費解的問題是:為何在多家券商與互聯網企業高調戰略合作的喧囂風潮中,遲遲沒有看到中信證券等大型券商的身影? 直到去年8月,中信證券才低調地與金融界聯合推出證券通互聯網證券交易服務。難道中信證券等券商過于保守,不清楚互聯網金融的魅力嗎?互聯網對券商究竟意味著什么? 新投資者的互聯網需求 事實上,包括中信證券在內的多家大型券商在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與多家互聯網企業有過接觸,亦非常認同互聯網金融的大趨勢。 中信證券總經理程博明曾表示,互聯網金融是大勢所趨。但是,他認為,目前很多金融機構把互聯網金融做成“金融-互聯網”模式很不可取,因為針對不同客戶,互聯網金融的價值也不同。互聯網立足于海量客戶,而對企業客戶和機構投資者而言,互聯網金融的服務力度還不夠,這類客戶的需求并不僅限于客戶體驗,而是需要一份經過深思熟慮的商業規劃。 這或許是中信證券目前只利用互聯網進行流量導入的一個重要原因。隨著80、90后投資人的崛起,證券交易和理財的部分服務必然從線下走到線上,融合便捷度和極佳客戶體驗的服務將大行其道。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8月,一年期以內的新股民有48.7%的用戶選擇網上開戶方式,開戶時間兩年期以上的股民,網上開戶的比例僅為1.7%。 多家券商反饋的數字是,去年10月開始的開戶大潮中,接近50%以上的人群為80、90后,他們大多選擇的是網上開戶。去年以來,通過手機客戶端交易的投資者比例為25%左右,這群人大多數為80、90后。 艾瑞咨詢調查表明,未來希望通過網絡渠道獲取服務的投資者比例高達74.7%,期待試用互聯網交互性服務用戶比例達55.7%。 事實上,與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公司相比,目前券商普遍提供的標準化金融服務的客戶體驗需提升的空間不小,這從目前券商APP、網站和交易軟件、資訊平臺等可見一斑。 即便是交易軟件登錄界面,大多數券商仍然沿用十幾年來的老界面,變化不大。這其中除了目前主要的投資者群體仍然為70后以上群體因素之外,更大的原因還是持有牌照的券商尚未面臨嚴峻的生存條件。 另一方面,券商引以為豪的專業服務也并未獲得投資人的一致認可。不少新生代投資人反饋,券商針對資本市場提供的服務內容大多為操盤手級別的術語以及模棱兩可的判斷;一些專業人士則表示,券商專業選手的稱號勝之不武。 互聯網挖掘客戶價值 從目前所表現出來的互聯網舉措來看,券商對互聯網金融的理解和應用仍處于“免費戰略-獲取用戶”的初級階段。例如國金證券、中山證券、華泰證券等網上開戶低傭政策。 這些策略的確在短期之內發揮了較為明顯的效果。據了解,上述券商的互聯網低傭開戶短期內獲得超過此前數倍的開戶數。 幾乎所有券商都清楚,互聯網尚不能完全顛覆傳統金融行業,但卻能在服務效率和用戶體驗上大規模提升傳統金融行業的競爭力,能極大地彌補過去傳統金融的一些服務短板。低傭價格戰不是最終目的,后期的專業綜合金融服務如果無法跟上,未來在一碼通的時代,客戶極易流失。最終不但客戶得不到有效服務,還會將整個行業拖下惡性競爭的泥沼。 國外金融業與互聯網結合的經驗表明,獲取用戶之后互聯網金融將進入“利用金融技術深度挖掘客戶價值”階段。 這便回到互聯網時代證券行業無法跳過的短板——“客戶分析、分類,提供適當性產品”的服務環節。深耕這一環節除需投入大量資金和技術之外,還會考驗每家券商是否真正借此契機踏實地專注于存量客戶挖掘和延展服務。 此前,多家券商或受制于戰略、資金、機制或技術條件等多種因素,一直遲遲未能大跨步地進行基礎性專業系統搭建,接下來希望能在和互聯網結合的道路上破冰。 未來,互聯網在證券行業發展的最后一個階段——基于互聯網環境的金融生態,將是券商角逐的焦點。 問題是互聯網對于券商的核心價值如何?互聯網金融在證券行業不論如何發展,都無法改變券商為客戶提供實實在在的金融服務的本質。另一角度而言,即便沒有大規模的互聯網舉措,能為一個特定群體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務也是證券公司未來的一種生存模式。 互聯網以客戶體驗為中心的理念,與證券公司所提倡的終極目標——以客戶利益為中心永遠高度重疊。從這個意義上說,互聯網時代倒逼證券公司走上真正向客戶價值看齊的回歸之旅。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在线播放国产日韩 | 亚洲人成网a在线播放 | 偷偷做久久久久免费网站 | 一本精品久久精品 | 欧美亚洲色综久久精品国产 | 最新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