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07 01:18:3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董來孝康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董來孝康 發自北京
昨日 (1月6日),三元股份(600429,SH)發布公告稱,擬募集不超過40億元的《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以下簡稱定增預案)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其中15億元將投向乳粉加工廠項目,剩余募資凈額補充流動資金;證監會核準三元股份非公開發行不超過約6.13億股新股,自核準發行之日起6個月內有效。
業內人士稱,一直以液態奶為主的三元股份,發展嬰幼兒配方奶粉業務,將打破以往主打中低端的產品線;若要改善和提高持續盈利能力,需在配方研發、品牌營銷和終端銷售等方面盡快做大做強。
那么,三元股份將如何使用近40億元的募集資金?乳粉加工廠幾時落地投產?引進復星系到底能夠帶來哪些改變?外延式并購的著力點是什么?針對上述問題,三元股份副總經理呂淑芹近日接受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專訪。
15億元投建乳粉項目
定增預案顯示,擬募集的資金中有15億元投建乳粉加工廠。對此,呂淑芹表示,這筆錢不是投向某一個項目,而是用來在全國布局乳粉加工廠。
雖然三元股份的上述乳粉項目還未落地,但營銷戰早已打響。“三元股份營銷會有所側重,在北京等周邊地區會側重明星產品推廣;而在即將拓展的區域,會先以品牌宣傳、終端市場推廣營銷為主,待時機成熟后,再側重線上的產品宣傳。”呂淑芹稱。
三元股份董秘、總法律顧問谷子告訴記者,三元股份旗下嬰幼兒配方乳粉開始即從全國市場營銷做起,取得了較為明顯的營銷效果。
相較于伊利和蒙牛,三元股份冠名或特約贊助的真人秀節目具有一定的區域性,但呂淑芹坦言,未來不排除大手筆營銷,比如冠名一些具有全國知名度的衛視節目。
“三元股份急切發展乳粉業務有三個原因:一是不時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讓消費者對國產乳粉缺乏足夠信任;二是三元股份主打低溫奶業務掣肘其崛起為全國性企業,而乳粉業務則不受奶源等地域限制;三是三元股份持續盈利能力較弱,而乳粉毛利率高。”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稱。
“三元股份通過定增引進了復星集團,后者在桂林制藥等國企改革上具有經驗,通過高管激勵、員工持股等有利于激活前者的發展機制。”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稱。
外延式并購搶占市場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三元股份自建的乳粉加工廠短期內尚不能落地,而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發展卻不等人,三元股份可能會在境外收購一家成熟的乳粉企業,或建立新工廠。”乳業高級研究員宋亮稱。
呂淑芹透露,三元股份正在對一些企業進行考察,外延式并購也將是三元股份搶占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的一個重要途徑。
之前就有消息稱,三元股份擬收購澳優,欲借其營銷渠道布局市場。呂淑芹表示,考察并不代表收購,三元股份在外延式并購對象選擇上遵循的原則是,境內外具有一定規模、市場份額和品牌知名度的企業,對擴大市場份額有貢獻,在銷售渠道和產品種類上對三元股份有重要補充的。
據《新金融觀察》引述日前來自澳大利亞方面的消息稱,來自北京的一個乳制品集團正在澳大利亞進行著4個價值數百萬元的交易,與擁有9萬頭奶牛的50個牧場進行合作,向兩家在維州西部建設的新加工廠供應牛奶,這些工廠將加工并向中國及其他全球市場出口價值7億元的優質嬰兒配方奶粉。
據《新金融觀察》記者核實,上述企業并非業內人士之前猜測的中糧集團,該企業原屬于區域性品牌,后來收購了一個曾在全國頗具影響力的奶粉品牌,但受困于該品牌復雜的歷史原因,其奶粉業務遲遲沒有提升。
對此,呂淑芹只是表示,三元股份曾對新西蘭、澳大利亞和愛爾蘭等部分在奶源上具有天然優勢的國家進行過考察,境內外乳制品企業都有可能是并購投資的對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