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亞洲

每經網首頁 > 亞洲 > 正文

李嘉誠資本帝國長盛不衰的秘密:花90%考慮失敗

每經網 2015-01-12 10:08:03

李嘉誠2007年接受《全球商業》專訪時談到,他會不停研究每個項目要面對可能發生的壞情況下的問題,所以往往花90%考慮失敗。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金喆 發自廣州    

每經記者 金喆 發自廣州

作為亞洲首富,李嘉誠給人的印象是永遠在賺錢。

香港粵海證券投資銀行董事黃立沖昨日(1月11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李嘉誠在資本運作上得心應手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其對各地宏觀局勢把握到位,通過全球范圍的國際化均衡布局,規避各種地區性的經濟風險;二是不感情用事,也不跟風而動,而是靠自己精準的預判對資產高拋低吸。

李嘉誠的第一桶金來自塑料制品。

1950年,李嘉誠創立長江塑膠廠,生產塑膠花。在意大利工廠“偷師”成功后,李嘉誠在香港快人一步研制出塑膠花,并以適中價位迅速搶占香港所有塑膠花市場,一舉打出長江廠旗號。就這樣,塑膠花為李嘉誠帶來數千萬港元的盈利,長江廠成為世界最大的塑膠花生產廠家,他也就此成為“塑膠花大王”。

眾所周知,李嘉誠命運的真正轉折點出現在1978年,直到現在,仍有不少人對于他當初的睿智津津樂道。當年,他利用長江實業6.93億港元的資產,在匯豐銀行幫助下控制了價值超過50億港元的和記黃埔,奠定了其在香港企業界的教父地位。收購和記黃埔后,李嘉誠很快將其重組,逐漸在港口、電信、零售、地產、基建及能源等領域成為世界級的企業。

李嘉誠在傳統產業之外的嗅覺同樣敏銳。2007年12月,李嘉誠僅用了5分鐘便決定以1.2億美元投資Facebook0.8%的股權,盡管當時這家公司幾乎毫無營收可言。此后,他又追加了投資,但購入的股份數目不詳。有人預測,這肯定將為李嘉誠帶來10億美元甚至更多的財富。

李嘉誠2007年接受《全球商業》專訪時談到,他會不停研究每個項目要面對可能發生的壞情況下的問題,所以往往花90%考慮失敗。

有人指出,李嘉誠的卓越不僅在于他對于投資對象的選擇,還在于對投資方式的拿捏到位。他對于挑選合適時機,填補初創企業的“死亡之谷”已經變得駕輕就熟。

在房地產版圖開疆擴土以后,李嘉誠又把目光投到了其他領域。在同一年,李嘉誠及其附屬公司斥資5億元購入加拿大虧損石油公司赫斯基石油的半數股份。此后,他不斷在世界各地的新領域拓展生意,希望在3G、互聯網、媒體、制藥等高新產業搶占制高點。

1990年后,李嘉誠開始在英國發展電訊業,投資84億港元組建了Orange電訊公司,并于1996年在英國上市,到2000年4月,他把持有的Orange四成多股份出售給德國電訊集團,作價1130億港元,創下香港有史以來獲利最高的交易紀錄,其資產也在短短三年內暴增一倍。無獨有偶,李嘉誠還以29億港元“抄底”,向陷入財政困境的置地集團買入港燈35%的權益。現在,李嘉誠的電能實業市值已超過1400億港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在线欧美5555 |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男人总站 |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天天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精品 | 亚欧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 日本精品一级少妇一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