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董文標:中民投定位是生產公司而非產品

2015-01-27 01:15:4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萬敏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萬敏 發自北京

昨日(1月26日),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中民投)與清華大學聯合建立了“清華大學全球產業4.5研究院”。不過,對于中民投的出資額具體多少,雙方均秘而不宣。負責研究院具體籌建工作的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則強調,這并非是簡單的中民投的研究業務外包項目。

中民投董事局主席董文標昨日表示,中民投的定位不是生產產品,主要是生產公司。

記者注意到,在中民投官網上,近期,包括公司總部、中民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等啟動了大規模招聘。

對此,一位中民投高層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春節以后,招聘的人員會陸續到崗,而隨著這些人才的加入,中民投的業務也會盡快進入軌道。

“中民投是時代的產物”

“中民投成立總共半個月的時間,我們原來設想注冊500億元,第一期到位200億元,但是半個月到位了350億,如果我們不按住的話,我覺得搞1000億都沒問題。”董文標在昨日簽約儀式上的發言依舊是快人快語,他對比了當年籌建民生銀行時,前前后后9個月時間才到位13.8億元的注冊資金,感慨民營資本的實力已今非昔比。

“中民投是時代的產物。所謂時代的產物,主要是指順應現在中央(提出的)轉型升級。其實轉型升級不單單是勞動密集型企業搞成技術密集型,把粗鋼搞成細鋼,不是這個概念。更重要的是,不是這么多企業家大家都要去搞多少事情,而是作為投資人也很好。”董文標認為,中民投作為專業的投資團隊,“跟著我這個平臺做投資,轉型升級從這兒搞起,這樣將來才有可能參與真正的市場競爭。我們定位中民投不是生產產品的,主要是生產公司的。”

據中民投方面介紹,“工業4.0”代表著工業生產的數字化,制造業智能化轉型的方向,“產業4.5”概念則是要在此基礎上,金融資本服務、技術創新引領、產業政策推動、全球化的本地化支持和本地化的全球推廣,這些核心維度聯合搭建、打造出一個生態系統,推動企業、行業和整體經濟的轉型升級。

而在推動和幫助中國經濟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也是中民投帶領中國的民營企業從實業轉向投資,從國內走向國際的過程。

董文標表示,當前,德國、意大利,包括日本,(這些國家的)工業4.0都在突飛猛進加速發展,并且政府在這方面投資非常之大。

董文標表示,“如果我們在這一方面抓不住機遇加速發展,一旦落后以后,中國的經濟轉型升級可能都是一句空話。因此,我們也要下大決心在4.0這個方向上加大投資,加大培養人才。”

招聘人員春季后陸續到崗

記者注意到,在中民投官網“求賢若渴”欄目上,從2014年11月開始,包括公司總部、中民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中民國際資本有限公司、中民物業有限責任公司、中民新能投資有限公司等啟動了大規模招聘。

“春節以后,我們招聘的人員會陸續到崗,這些人才來自投行、私募、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券商等。”前述中民投高層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具有豐富投資經驗、專業素質的人才的加入,將助力中民投的業務盡快步入軌道。

此前,在光伏、鋼鐵、船舶三個產能過剩領域進行投資,是中民投已較為明確的路徑。除利用資本運作進行兼并重組之外,將產能轉移到需要的國家和地區,也是中民投的一個主要投資方向,而國際化布局也需要專業的研究智庫在策略、技術方面進行支持,這也是中民投與清華大學成立研究院的動因之一。

“這些優勢產業對目前的中國來說是過剩了,但對于某些基礎設施建設高峰剛剛啟動的國家來說,卻是極為需要的。比如東南亞國家,承接中國產業轉移的需求非常大。”中民國際資本常務副總裁、首席投資官廖鋒表示,中民國際要跟隨中國企業國際化的發展浪潮去發展,中國企業在走出去之后也需要更多資本的支持。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共實現全行業對外投資1160億美元,同比增長15.5%,如果加上第三地融資再投資,2014年中國對外投資規模約在1400億美元,實際對外投資高于利用外資約200億美元。換句話說,2014年,中國已經成為資本凈輸出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本最新免费的一区二区 | 亚洲亚洲中文字幕无线码 | 最新国产在线不卡AV | 亚洲女同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日本大陆一区 | 日韩综合在线视频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