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1-29 16:35:16
今日(1月29日),外管局網站公布《關于開展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的通知》,正式發布了《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指導意見》。
每經記者 張喜威 發自北京
今日(1月29日),外管局網站公布《關于開展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正式發布了《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外管局表示,為積極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防范互聯網渠道外匯支付風險,國家外匯管理局在總結前期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指導意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
按照規定,本《通知》自下發之日起實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綜合司關于開展支付機構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業務試點的通知》(匯綜發[2013]5號)同時廢止。
《指導意見》主要內容包括:一、提高單筆業務限額。網絡購物單筆交易限額由等值1萬美元提高至5萬美元,放寬支付機構開立外匯備付金賬戶戶數的限制。二是規范試點流程。支付機構要取得試點資格,應先行到注冊地外匯局辦理“貿易外匯收支企業名錄”登記。三是嚴格風險管理。要求支付機構嚴格履行交易真實性審核職責,留存相關信息5年備查,并及時準確報送相關業務數據和信息。外匯局將對試點業務開展非現場核查和現場核查,進行審慎監管。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監管部門對于支付平臺跨境業務的發展方向是以跨境電商為突破口,讓國內的支付機構“走出去”,從而推動人民幣結算的國際地位上升,因此在跨境電商業務方面,第三方支付將會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據了解,為積極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防范互聯網渠道外匯支付風險,2013年,國家外匯管理局在上海、北京、重慶、浙江、深圳5個地區17家支付機構試點支付機構集中為電子商務客戶辦理跨境收付匯和結售匯業務。
2014年9月25日,外管局綜合司司長王允貴在一個例行發布會上表示,2014年2月,外管局又增批了5家支付機構開展試點。試點允許支付寶、銀聯電子、首信易智付等支付機構通過銀行,為電子商務交易雙方辦理小額購匯和機票、酒店、留學及軟件購買等服務項下的跨境外匯收付及結售匯業務,便利了電子商務跨境支付。
此次,外管局要求,各外管局分局、外匯管理部(以下簡稱分局)應當依據《指導意見》,選擇有實際需求、經營合規且業務和技術條件成熟的支付機構參與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并為其辦理“貿易外匯收支企業名錄”登記手續。對于試點業務的開辦,各分局應按照審慎原則嚴格審核,視情通過事前征詢、事后告知等方式加強與當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支付結算管理部門的溝通,提高審核質量。
《指導意見》規定,境內機構和個人不得以虛構交易獲取或轉移外匯資金,不得以分拆等方式逃避外匯監管。從事跨境電子商務的主體還應遵守國家其他有關部門的法律法規。
按照規定,跨境外匯支付業務應當具有真實合法的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交易背景。支付機構不得為以下交易活動提供跨境外匯支付服務:不符合國家進出口管理規定的貨物、服務貿易;不具有市場普遍認可對價的商品交易,以及定價機制不清晰、存在風險隱患的無形商品交易;可能危害國家、社會安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項目或經營活動;法律法規及人民銀行、外匯局規章制度明確禁止的項目。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