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個股聚焦

每經網首頁 > 個股聚焦 > 正文

吃“餡餅”小心掉“陷阱”炒作高送轉須緊盯三指標

2015-02-02 01:00:4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智    

每經記者 李智

高送轉題材個股,到底跟不跟?這是很多老股民遇到的新問題,曾經熱衷于炒作高送轉題材的股民老劉就是其一。

過去幾年中,老劉從送轉題材中嘗到不少甜頭,于是從去年底開始,他把推出高送轉方案的個股加入自選股。然而隨著自選股越加越多,他卻越發覺得這些個股的表現與此前其所預想的完全不同。

老劉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果放在幾年前,10轉10就能引發股價漲停,10轉20則足以讓人從睡夢中笑醒;但如今,過去魅力十足的炒作噱頭,如今卻頻頻成為股價毒藥。現在的“高送轉”,早已不是以前的高送轉。

近期,監管層對于非常態的高送轉予以了極高關注。由此來看,面對令人眼花繚亂的高送轉方案,投資者需要仔細甄別,認真分析相關公司推動送轉議案的背景與動機。如果一家公司處于迅速發展階段中,公司內部又是“人心思漲”,這樣的高送轉也就有了關注的價值,但是有的公司業績不佳,送轉方案僅僅是股東減持的 “煙幕彈”,那就要小心為上。此外,如果相關公司在高送轉方案披露前,股價就已經出現反常的大漲,那么消息曝光之后的效果,可能就會大打折扣。

高送轉“暗藏殺機”/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提出10轉20分配預案,公司的股價將會如何演繹?相信絕大多數的答案是漲停,甚至是連續漲停!而A股市場的頑皮之處在于,它往往讓投資者猜中開始,卻猜不出結果,近期備受關注的海潤光伏(600401,收盤價8.29元)就是其中一個代表。

1月23日,海潤光伏發布公告稱,公司前三大股東提議,公司2014年年度利潤分配預案為每10股轉增20股。對于許久沒有好消息傳出的海潤光伏來說,該公告讓公司股東振奮不已。也正如各方猜測的一樣,公司股價在當日開盤后直接漲停。值得注意的是,海潤光伏當日早上曾短暫開板,立刻引得大批資金蜂擁而入,由于股價在接下來又迅速封板,相信這些搶入資金,對于該股接下來的走勢依舊充滿了信心。

然而現實總是很殘酷,在經過了一個周末的發酵后,海潤光伏在1月26日開始迅速下挫,并在當日下跌3.39%,1月27日更是大跌8.63%。在上周的“五連陰”中,海潤光伏累計跌幅接近20%。

據了解,像海潤光伏這樣高送轉成為“股價陷阱”的例子還有很多。1月27日,大橡塑(600346,收盤價8.98元)披露了每10股轉13股的利潤分配預案,其股價除在1月27日漲停外,之后三日也是連續下跌,累計下跌逾近12%;同樣在1月27日,溫州宏豐(300283,收盤價16.76元)披露10轉10派1.5元的消息,其股價除在當日漲停外,此后同樣遭遇三連陰;1月29日,宏大爆破(002683,收盤價28.19元)披露每10轉15股派3元的分配預案,消息曝光當日引得各路資金追捧,股價應聲漲停,然而第二日股價卻高開低走,最終下跌4.38%。

上面的幾個案例屬于先漲后跌,另有一些上市公司在披露高送轉方案后,股價卻絲毫沒有“任何反應”,比如金信諾(300252,收盤價41.19元)在1月28日提出10轉15股派1元,當日股價僅上漲0.53%,而后兩個交易日卻出現下跌,累計跌逾5%。而澳洋順昌(002245,收盤價13.56元)在1月28日披露,每10股轉9股送3股并派現0.8元分配預案后,當日就大跌7.6%,盤中甚至一度逼近跌停。

由此來看,如果選擇在送轉方案曝光當日買入這些個股,很可能陷入被套的尷尬境地。

三指標檢測“含金量”/

“我們看到的,總是別人想讓我們看到的,如果沒有花心思去思考,很容易會被表象迷惑。”一位業內人士直言,投資者看到的高送轉方案之間,僅僅是送轉比例、派現額度之間的不同,但真正值得去思考的是,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轉的動機,這才是關鍵。

近兩年來,A股市場上高送轉方案越來越多,在很多投資者眼中,10轉10已經成為 “起步價”。choice金融終端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31日,已經有近90家上市公司提出送轉預案,其中達到10轉(含送股)10及以上的就超過70家。而隨著年報高峰的到來,推出高送轉方案公司的數量還將迅速增長,個股之間必然出現分化,究竟哪些公司的高送轉方案有望成為股價上漲的發動機,哪些又可能 “暗藏殺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梳理此前的大量案例,以及在同多位專業人士溝通后發現,投資者在關注高送轉題材股時,不妨帶著三個疑問來審視。

第一,公司經營狀況是否健康?其實市場各方都清楚,高送轉雖僅是一個“數字游戲”,但資金炒作也有其合理邏輯。一位券商研究員指出,高送轉一方面表明公司對業績的持續增長充滿信心,公司正處于快速成長期,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市場形象;另一方面,一些股價高、股票流動性較差的公司,也可以通過高送轉降低股價,增強公司股票的流動性。

可以說,炒作高送轉方案的核心,正是基于公司快速發展,未來上演填權行情的預期。但是近期,一些看似慷慨的上市公司,并不符合高送轉的條件,卻“打腫臉充胖子”,這種看似不合情理的行為,就值得投資者警惕。

根據choice金融終端數據,截至1月31日,A股有近90家上市公司提出送轉預案,其中達到10轉(含送股)10及以上的,就有超過70家。在這70多家公司中,有近20家前三季度凈利潤出現同比下滑,甚至有些企業還出現虧損情況。另外,從部分已經披露年度業績預測的公司來看,一些上市公司雖然慷慨送轉,但卻存在著2014年業績下滑的可能。

第二,是否面臨減持壓力?當上市公司股價上漲時,受益的不僅是普通中小投資者,還包括大股東在內的各主要股東,他們有的持有首發原始股,有的通過定增或者其他方式手握大量股權。而與虛無縹緲的市值相比,只有通過二級市場,大宗交易等渠道將手中的股票變成真金白銀,持有公司股份的各位股東們,才算是真正實現了投資價值。

而與普通投資者相比,包括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在內的主要股東,不僅有著更大的話語權,在某些情況下與上市公司也是利益共同體。近段時期以來,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轉方案,為股東減持“護航”的案例就引發了監管層的關注。

以海潤光伏為例,公司前三大股東在提議10轉20股議案的同時,也公布了巨額減持計劃。而與已有減持計劃的公司相比,也有部分身居高送轉題材的公司,近期或者即將迎來限售股解禁大潮。比如溫州宏豐等公司,不久之前就先后迎來了解禁股上市,此時迎來高送轉利好意義不言自明。

第三,公司對股價有無訴求?除了面臨減持壓力外,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上市公司會對股價波動變化尤為敏感,迫切希望股價維持在某一水平上,或者持續上漲,其中最普遍的一種情況就是為增發助力。

如金信諾在宣布10轉15派1元的同時,就公布了擬定增募資不超過6億元的再融資方案,增發價格就被確定為37.22元/股。由此來看,如果公司股價跌破這一水平,再融資計劃或許會受到影響,而高送轉消息公布,自然成為股價穩定的保障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對股價有訴求,希望股價穩定或者上漲的情況還有很多,比如公司此前推出了股權激勵方案或者員工持股計劃,公司高管和內部員工的個人利益,就與股價的波動捆綁在了一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精品分类在看在线观看 | 五月婷婷久亚洲有码中文字幕 | 又粗又深又猛视频国产 | 野外少妇愉情中文字幕 | 日韩欧美一本书道一区二区 | 热门午夜国产视频观看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