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1 01:23:51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無論是環保部還是文化部,雖然干部違規的表現形式各異,但其本質仍一樣:錢權交易、任人唯親、獲取不義之財。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金微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金微 發自北京
昨日(2月10日)傍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披露,2月8日、9日,中央巡視組集中對環保部、文化部、全國工商聯、南航集團等4家單位反饋了專項巡視情況。這是2014年中央巡視組第三輪專項巡視最后一輪公開披露巡視情況,被巡視的單位共有13家,以央企居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上述4家單位問題不一,但也存在共性——以權謀私:如環保部有領導干部及其親屬違規插手環評審批或者開辦公司承攬環評項目牟利;文化部一把手權力過于集中,國有資產流失和廉潔風險大;南航集團干部選拔任用不規范不嚴格,買官賣官、帶病提拔等問題反映較多,全國工商聯個別領導干部不能堅持“一崗雙責”等等。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無論是環保部還是文化部,雖然干部違規的表現形式各異,但其本質仍一樣:錢權交易、任人唯親、獲取不義之財。
4家單位大量違法違規
中央巡視組對13家單位巡視的時間集中在2014年11月下旬到12月下旬,歷時一月。昨日被通報問題的有4家單位,包括文化部、環保部、全國工商聯、南航集團。
其中發現環保部的問題主要是: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方面,一是未批先建、擅自變更等環評違法違規現象大量存在,背后隱藏監管失職和腐敗問題;二是有的領導干部及其親屬違規插手環評審批,或者開辦公司承攬環評項目牟利;三是環評技術服務市場“紅頂中介”現象突出,容易產生利益沖突和不當利益輸送;四是環評機構資質審批存在“花錢辦證”現象,后續監管不到位;五是把關不嚴、批而不管、越權審批不僅導致污染隱患,而且加大權力尋租空間;六是地方環保部門環評審批中腐敗問題易發。巡視組還提到,在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方面,存在套取財政資金現象。
文化部的問題在于直屬文化企業經營管理混亂,一把手權力過于集中,“三重一大”制度流于形式,國有資產流失和廉潔風險大;文藝評獎過多過濫,評獎中存在暗箱操作、利益交換;業務主管社會組織設置過多,有的利用文化部資源從事營利性活動,領導干部在其中違規兼職取酬、謀取利益;抓藝術創作投入精力不夠,直屬藝術院團安于現狀,存在浮躁情緒;“兩個責任”落實不到位,內部管理不嚴,干部玩風較盛;干部人事工作不規范,有的干部“退而不休”等。
全國工商聯的違法違規問題包括: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政治安排不嚴格依程序規范進行,推薦、提名和考察監督等環節漏洞較多,存在違規操作、違反選舉紀律等問題和權錢交易等廉政風險;選人用人工作中把關不嚴、監管不力,堅持民主集中制不夠,對直屬單位選人用人疏于監管,干部人事檔案管理混亂;違反財經紀律問題多有發生,在專項資金、資產處置、工程建設等方面存在較多問題;全國工商聯黨組落實主體責任不到位、不嚴格,個別領導干部不能堅持“一崗雙責”,機關紀委查處案件不力、處理偏輕偏軟。
南航集團存在的問題則主要是“買官賣官、帶病提拔”。巡視組表示,南航營銷領域貪腐問題多發,在協調航線、編排航班、客貨銷售中存在權錢交易、利益輸送問題;采購、維修等領域存在尋租等廉政風險;執行財經制度不嚴,資金管理使用不規范;工程建設領域違紀違法問題多發;公款吃喝時有發生,公款打高爾夫球問題有禁不止;干部選拔任用不規范不嚴格,買官賣官、帶病提拔等問題反映較多;落實“兩個責任”不到位,監督管理失于寬軟。
違規違法的本質是以權謀私
“環保部官員的子女親戚吃環保飯,文化部的吃文化飯——基本都是這個格局。這說明過去這些年公權力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和監督,濫用權力、以權謀私在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屢見不鮮。這也是中央下決心既打老虎也打蒼蠅的原因,也證明了反腐的正確性和戰略性。”汪玉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對于發現的問題,巡視組也提出了建議和意見。如建議文化部黨組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對直屬文化企業進行全面清產核資;減少和規范文藝評獎活動,認真清理業務主管社會組織;切實糾正領導干部“退而不休”、違規取酬等問題。
對南航集團的建議包括:對公款打高爾夫球、吃喝、旅游等頂風違紀問題從嚴查處,公開曝光,要求嚴格執行選人用人制度,加強干部日常監督管理。對違規任用的干部一律糾正,并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對全國工商聯的建議包括嚴格執行中央有關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政治安排規定,切實防范風險,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和人士 “兩個健康”。另外,要求嚴明財經紀律,健全制度,切實加強專項資金、資產處置、工程建設等方面的監管。
針對問題最為嚴重的環保部,巡查組的建議包括著力防控環評、固體廢物管理、執法督查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廉政風險。加大對環評違法違規行為的監管和懲戒力度,限期完成環評機構脫鉤改制,壓縮權力尋租空間,全面清理環保系統領導干部及其親屬違規插手環評審批或開辦公司承攬環評項目,嚴肅責任追究。
對于在巡查過程中收到的反映一些領導干部問題的線索,巡視組稱已按規定轉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及有關部門處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