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更多

每經網首頁 > 更多 > 正文

回鄉散記

每經網 2015-02-25 17:18:26

小時候我們盼著過年,是因為有新衣服穿,有平日里吃不到的食物,還有各種玩具。如今遠離家鄉以后,更多的只是單純想回去看看,那些山、水、人。

每經編輯|趙慶    

趙慶

項羽說過一句話: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紅蘿卜,抿抿甜,看著看著要過年。”這是小時候我們經常唱的童謠。二十幾年過去,老家過年的氛圍有增無減,過年的意義卻大不一樣了。小時候我們盼著過年,是因為有新衣服穿,有平日里吃不到的食物,還有各種玩具。如今遠離家鄉以后,更多的只是單純想回去看看,那些山、水、人。

“脫掉農民皮皮”,這是大人們常用來激勵我們的話,意思是要千方百計地擺脫農民的身份,要擺脫落后的農村。等長大以后,我竟真的發現,與我同齡的小伙伴們,沒有一個人在土地上勞動了。他們或是外出打工,或是做生意,從事各種各樣的行業,除了務農。

近些年,水泥路鋪到了家家戶戶的門口,一到過年,村子里的路上就停上了三三兩兩的小轎車,并且車越來越多。常年在外的人們老家的房子已經破舊,他們白天在村子里吃飯,打牌,到了傍晚就開著車載著一家大小去鎮上的旅館住。

也有人家在村里蓋了幾層高的新樓房,只有過年才回來住幾天,更多的人在鎮上或者市里買了房。常年留守的,除了小孩,只有屈指可數的十多位老人。

春節走親訪友的禮物每年都有不同的花樣,前幾年開始就流行送整箱牛奶,今年“六個核桃”特別受歡迎,家家店門口擺滿了箱子,連縣城里都一樣。但送禮的規矩跟往年一樣,你送我一件牛奶,我還你一箱別的什么飲料。反正送來送去,大多也沒有人把它們吃掉,最后不知道那些東西都去哪了。

給小孩包從五塊、十塊、二十,到一百、兩百,甚至上千,紅包越來越厚實,但情義卻日漸淡薄。收到紅包的小孩也不像我們小時候拿到幾塊錢壓歲錢那么歡呼雀躍了,因為他們小小年紀早已見慣了百元大鈔,平時也從來不缺零花錢。

一大家子聚到一起,吃完團年飯就開始打麻將、玩撲克,而且玩通宵。反正是跟自己家人玩,輸贏都沒關系,都是高興的。套用一句流行的話:有錢,任性。

富貴還鄉的多,富貴不還鄉的也大有人在。有的人在外做生意賺錢了,嫌棄村里生活不方便,沒啥好玩的,就幾年十幾年不回來,大家無意間提到這個人,語氣似乎已經把他們忘了。

更多的人是一年只回一次家,回家后每每感嘆,有那么多的新房子建起來,那么多的孩子出生,那么多的年輕人結婚,或是,那么多的老人已經逝去。

富貴還鄉的多,貧困的也還是有,在外打拼的人總想著有那么一片土地是自己熟悉的,盡管那片土地也在飛速地變化著,但似乎對大多數人來說,拼命賺錢的唯一目的就是衣錦還鄉。至于流了多少汗水,受過多少磨折,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国产综合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动漫 |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 在线欧美精品二区视频 | 亚洲国产韩国欧美在线 |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