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3-04 13:52:32
每經編輯 王一鳴
每經記者 王一鳴 發自上海
今日(3月4日)上午,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簡稱“穆迪”)在上海舉行了有關證券化市場的圓桌會議。
穆迪副總裁吳進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預測,2015年銀行間的信貸資產證券化規模有望達到5000億元,交易所市場的資產證券化產品則將成為新的增長熱點,規模有望至1000-2000億元。兩者合計,2015年中國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規模有望達到6000億元以上。
穆迪提供的數據顯示,證券化在深化國內信用市場方面正發揮著重要作用,發行量從2013年的人民幣160億元攀升至2014年的大約人民幣2800億元,發起人數量也大幅擴大。在這種背景下,中國證券化市場在資產類型、發起人類型、投資者和第三方服務提供方數量、結構創新方面也快速增長。
穆迪董事總經理胡劍在會議上稱:“2014年強勁的發行勢頭吸引了國內外投資者的興趣,隨著中國政府繼續推進有利于市場發展的舉措,我們預計上述趨勢將會持續。”
近期監管和政策方面的變化也會推動未來的證券化發行,其中包括對信貸資產證券化新實行的備案制。在新機制下,已申請取得業務資格的發行人在交易之前只需進行備案登記。而在此之前發行人必須獲得監管部門的逐筆審批。
據介紹,我國資產證券化根據監管機構的不同可分為:受央行和銀監會監管的信貸資產證券化、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主導的資產支持票據以及受證監會監管的券商資產證券化業務;后者通過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展開,主要在交易所市場掛牌交易。
在交易所層面,今年1月中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上證所獲悉,作為資產證券化備案制新規(2014年11月發布)以來首只掛牌轉讓的資產支持證券(ABS),由恒泰證券擔任計劃管理人的 “寶信租賃一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資產支持證券”(以下簡稱寶信租賃一期)于1月14日在上證所掛牌轉讓。
上證所相關業務負責人曾介紹,在備案制實行一個多月內,上證所已受理資產證券化項目數十個,涉及基礎資產類型包括商業物業租金、應收賬款債權、融資租賃合同債權、小額貸款債權、基礎設施收費權、委托貸款債權、公共交通收費等。
胡劍稱:“我們預計2015年將有更多壁壘被打破,并有很多新的資產類別和發起人涌現,比如由商業銀行、國際銀行的本地分行、金融租賃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等現有及首次發行人發起的設備租賃、房地產貸款及消費貸款證券化交易。迄今為止,市場上的發行項目由企業貸款支持的證券化主導,短期內這種情況不大可能會發生變化。”
穆迪董事總經理馬力稱:“近年我國資產證券化行業最大的特點是,做資產證券化已經從‘求名’逐漸轉向‘求利’。換句話說,已經開始從監管導向型轉向自主需求導向型。”
長遠前景方面,除了政府推動的改革以外,穆迪表示,中國 (中國政府,Aa3/穩定) 較高的住戶儲蓄率對其證券化市場具有正面的信用影響,因為萬一支持證券化交易的貸款發生違約,較高的住戶儲蓄率可作為緩沖。
但是,穆迪注意到,作為新興市場,若新產品在中國增長過快,就會帶來風險。因此,謹慎地選擇資產、明確、易于理解的結構和相關文件都是保障這些產品免受未知風險的關鍵。
吳進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等在場媒體表示,中國資產證券化業務實現跨越式增長同時,潛在風險仍然值得關注:如發起機構及基礎資產的信用質量將有所分化;部分SPV(特殊目的公司)破產隔離的功能有待商榷;企業ABS可能存在更多的法律風險;資產服務機構和受托人的管理能力有待提高;數據質量和IT系統支持有待加強;交易文件需要更加規范,條款應更加清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