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周子勛:“兩難選擇”配良方:調結構也是穩增長

每日經濟新聞 2015-03-11 01:51:54

當中國經濟遭遇增速放緩、下行壓力加大之時,穩增長與調結構的輕重緩急問題就變得現實起來——其中的輕重緩急必須拿捏好。

每經編輯 周子勛    

◎周子勛

中國當前宏觀經濟政策的基調,是希望維持“穩增長”與“促轉型”、“調結構”的平衡。然而,當中國經濟遭遇增速放緩、下行壓力加大之時,穩增長與調結構的輕重緩急問題就變得現實起來——其中的輕重緩急必須拿捏好。

3月9日,李克強總理在出席“兩會”黑龍江代表團全體會議時指出:調結構過程中不能失速,沒有一定的增長速度,就會影響就業;反過來,如果不把結構調整好,那么持續發展就沒有基礎。“不僅要做好改造傳統產業、升級裝備制造業、拉長產業鏈的大文章,也要努力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上搶占先機,增強持續發展能力。”

李克強總理的這番表態,顯示了中央決策層在宏觀經濟政策上的重點所在。

從宏觀背景和歷史來看,中國經濟的確到了不得不轉型、不得不調結構的階段。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對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解釋中提到,從生產要素相對優勢看,過去勞動力成本低是最大優勢,引進技術和管理就能迅速變成生產力,現在人口老齡化日趨發展,農業富余勞動力減少,要素的規模驅動力減弱,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必須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新引擎。

從生產能力和產業組織方式看,過去供給不足是長期困擾我們的一個主要矛盾,現在傳統產業供給能力大幅超出需求,產業結構必須優化升級,企業兼并重組、生產相對集中不可避免,新興產業、服務業、小微企業作用更加凸顯,生產小型化、智能化、專業化將成為產業組織新特征。

然而,近期中國經濟也出現下行壓力加大的信號。繼今年1月全國CPI跌破1%(同比上漲0.8%)之后,2月物價指數依然難言樂觀,表明通縮風險仍在升溫。由于經濟內生需求不足,預計未來一段時間CPI還將在低位徘徊。

需要強調的是,看2015年中國經濟的發展,除了要看總體增長情況,還必須看區域經濟發展的差異,否則就難以把握全國經濟的真實情況。從2014年的情況看,東北(黑龍江同比增5.6%、遼寧同比增5.8%、吉林同比增6.5%)、山西(同比增4.9%)等部分省份出現經濟增速“踩剎車”的風險值得高度關注。

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格局下,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將2015年GDP目標下調至7%左右。正如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所言,中國經濟7%的增長率是合理的。中國的增長率不能過低,因為這會導致財政金融風險和失業率上升。不過,今年需要付出一些努力才能達到7%增長率這一目標。

以中國經濟的現實來看,必須要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在這個前提下才能談得上結構調整。最近,中國基建投資加碼、降準降息的力度與頻率超出市場預期等,足以顯示出中央支撐實體經濟、提振內需的決心。

當然,政策轉變并不意味著走老路,拋開一切去搞經濟刺激。事實上,李克強總理所說“調結構也是穩增長”就明確透露出,調結構并不只是做“減法”,還包括做“加法”。在爬坡過坎的關口,要實現經濟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推動經濟結構優化是必須采取的主動作為。

通過跟蹤觀察,以下幾個點值得關注:一是增加對薄弱環節的投資建設。決策層現在的共識是,把資金投在薄弱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不會造成重復投資,不會形成過剩產能,而且有利于調結構。

二是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這是推動發展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的“雙引擎”之一。其中,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是創造內需的重要領域。棚戶區居民和農民加起來有3億多人,若解決了他們的住房問題,將因此誕生很大的內需市場。

三是以信息消費為代表的信息類產業的發展。李克強曾強調要擴大內需,培育新的消費熱點,信息消費將成為重點。

四是為企業減稅降費也有利于穩增長與調結構。李克強表示,“不是只有增加赤字、搞大工程才是積極的財政政策。我們給企業減稅降費,同樣是積極的財政政策!”

綜上分析,弄清調結構政策的真實內涵,分清哪些是做“減法”,哪些是做“加法”,這對企業和地方政府來說都十分重要。正如李克強總理所強調,穩增長可以為調結構創造有效空間和條件,調結構能夠為經濟發展增添后勁,兩者相輔相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周子勛 中國當前宏觀經濟政策的基調,是希望維持“穩增長”與“促轉型”、“調結構”的平衡。然而,當中國經濟遭遇增速放緩、下行壓力加大之時,穩增長與調結構的輕重緩急問題就變得現實起來——其中的輕重緩急必須拿捏好。 3月9日,李克強總理在出席“兩會”黑龍江代表團全體會議時指出:調結構過程中不能失速,沒有一定的增長速度,就會影響就業;反過來,如果不把結構調整好,那么持續發展就沒有基礎?!安粌H要做好改造傳統產業、升級裝備制造業、拉長產業鏈的大文章,也要努力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上搶占先機,增強持續發展能力。” 李克強總理的這番表態,顯示了中央決策層在宏觀經濟政策上的重點所在。 從宏觀背景和歷史來看,中國經濟的確到了不得不轉型、不得不調結構的階段。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對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解釋中提到,從生產要素相對優勢看,過去勞動力成本低是最大優勢,引進技術和管理就能迅速變成生產力,現在人口老齡化日趨發展,農業富余勞動力減少,要素的規模驅動力減弱,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必須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新引擎。 從生產能力和產業組織方式看,過去供給不足是長期困擾我們的一個主要矛盾,現在傳統產業供給能力大幅超出需求,產業結構必須優化升級,企業兼并重組、生產相對集中不可避免,新興產業、服務業、小微企業作用更加凸顯,生產小型化、智能化、專業化將成為產業組織新特征。 然而,近期中國經濟也出現下行壓力加大的信號。繼今年1月全國CPI跌破1%(同比上漲0.8%)之后,2月物價指數依然難言樂觀,表明通縮風險仍在升溫。由于經濟內生需求不足,預計未來一段時間CPI還將在低位徘徊。 需要強調的是,看2015年中國經濟的發展,除了要看總體增長情況,還必須看區域經濟發展的差異,否則就難以把握全國經濟的真實情況。從2014年的情況看,東北(黑龍江同比增5.6%、遼寧同比增5.8%、吉林同比增6.5%)、山西(同比增4.9%)等部分省份出現經濟增速“踩剎車”的風險值得高度關注。 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格局下,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將2015年GDP目標下調至7%左右。正如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所言,中國經濟7%的增長率是合理的。中國的增長率不能過低,因為這會導致財政金融風險和失業率上升。不過,今年需要付出一些努力才能達到7%增長率這一目標。 以中國經濟的現實來看,必須要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在這個前提下才能談得上結構調整。最近,中國基建投資加碼、降準降息的力度與頻率超出市場預期等,足以顯示出中央支撐實體經濟、提振內需的決心。 當然,政策轉變并不意味著走老路,拋開一切去搞經濟刺激。事實上,李克強總理所說“調結構也是穩增長”就明確透露出,調結構并不只是做“減法”,還包括做“加法”。在爬坡過坎的關口,要實現經濟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推動經濟結構優化是必須采取的主動作為。 通過跟蹤觀察,以下幾個點值得關注:一是增加對薄弱環節的投資建設。決策層現在的共識是,把資金投在薄弱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不會造成重復投資,不會形成過剩產能,而且有利于調結構。 二是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這是推動發展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的“雙引擎”之一。其中,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是創造內需的重要領域。棚戶區居民和農民加起來有3億多人,若解決了他們的住房問題,將因此誕生很大的內需市場。 三是以信息消費為代表的信息類產業的發展。李克強曾強調要擴大內需,培育新的消費熱點,信息消費將成為重點。 四是為企業減稅降費也有利于穩增長與調結構。李克強表示,“不是只有增加赤字、搞大工程才是積極的財政政策。我們給企業減稅降費,同樣是積極的財政政策!” 綜上分析,弄清調結構政策的真實內涵,分清哪些是做“減法”,哪些是做“加法”,這對企業和地方政府來說都十分重要。正如李克強總理所強調,穩增長可以為調結構創造有效空間和條件,調結構能夠為經濟發展增添后勁,兩者相輔相成。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在线6区不卡一区二区 | 日本在线不卡v免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 | 日本高清无卡码一区二区久久 | 亚洲综合国产在不卡在线亚洲 | 婷婷色中文字幕一二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