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4-17 00:32:03
記者梳理華邦穎泰年報發現,公司在擴張產能的同時,農藥板塊的商品庫存卻大幅上漲至600%,原因是新納入的子公司產能未消化所致。
每經實習記者 黃宗彥 發自成都
3年9起并購,資本運作高手華邦穎泰(002004,收盤價35.77元)靠此獲得了業績股價齊飛的回報。如今又籌劃著新動作。
昨日(4月16日)公司公告稱,擬非公開發行6900萬股股票,募集19億元,用于皮膚類疾病互聯網醫療平臺項目、華邦醫藥產業基地建設項目、全渠道營銷體系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華邦穎泰年報發現,公司在擴張產能的同時,農藥板塊的商品庫存卻大幅上漲至600%,原因是新納入的子公司產能未消化所致。除了高庫存隱憂以外,互聯網醫療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有專家稱,互聯網醫療會存在誤診、漏診的情況,一旦出現問題,還是由患者買單。
華邦穎泰擬定增募資19億
華邦穎泰在資本市場長袖善舞。
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11月,華邦穎泰以8.47億元收購穎泰嘉和,到次年公司營業收入38.77億元,穎泰嘉和就貢獻了超過30億元,同比增長了500%。華邦穎泰在二級市場上的表現同樣引人注目:2012年上半年,公司股價漲幅從10元以下漲至15元以上,漲幅超過60%。如今其股價已飆升至35.77元。
華邦穎泰又于昨日公告了新動作。公司擬以非公開發行不超過6900萬股股票,募集不超過19.38億元的資金(即每股不低于28元),用于建設皮膚類疾病互聯網醫療平臺、華邦醫藥產業基地、全渠道營銷體系三個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分別為2億元、10.38億元、2億元。剩余5億元募資擬補充流動資金。
此外,華邦穎泰稱,公司目前的外用制劑生產線、口服液生產線產能已于2014年達到飽和,按照公司近年來的年產量及增長趨勢,2015年多條生產線都存在產能缺口。
隨著《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即將出臺,包含華邦穎泰在內的不少上市藥企已開始布局電商平臺,試圖在這千億規模的市場分得一杯羹。
事實上,華邦穎泰自2011年起以3年內完成9次并購方案引起了資本市場的關注,公司則賺的盆滿缽滿。
一位長期關注華邦穎泰的某券商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華邦穎泰此次發布定增預案,不排除有像之前依靠資本運作獲利的目的,但大體上還是對新業務的嘗試和為產能擴張做準備。
風口之上尚有隱憂
在主營業務之一的皮膚藥醫療業績穩步增長之際,華邦穎泰趁熱打鐵,布局熱火朝天的互聯網醫療領域,會否成為公司新的風口?
前述分析師稱,“華邦穎泰進入互聯網醫療領域能發揮出自己的特長,OTC(非處方藥)電商的市場潛力還是很大的。”
不過,華邦穎泰復牌后意外低開,最終以大跌8.28%報收。
安邦資訊醫藥行業分析師邊晨光認為,互聯網+雖然受到了國家層面的重視,但這個概念被炒得有點過了,主要還得看互聯網醫療的項目具體怎么實施。
并且,前日衛計委發言人宋樹立公開表示,除醫療機構提供的遠程醫療外,其他涉及醫學診治的工作不允許在互聯網上展開。有專家亦稱,由于互聯網診斷存在誤診、漏診的風險,單靠遠程或視頻無法真正讓患者實現治愈。
除了互聯網醫療板塊潛藏的風險,華邦穎泰的主營業務農藥板塊亦存在一些隱憂。
記者查閱年報后發現,公司新納入的山東福爾股份和凱盛新材分別貢獻凈利潤6800萬元和4700萬元,但農藥類產品的庫存量卻同比上漲613.97%。
此前也曾有分析師對華邦穎泰收購上述兩公司的重組報告提出質疑:由于企業涉及環境污染,毛利率根本達不到30%,頂多為10%。
前述券商分析師坦言,“華邦穎泰當初收購山東福爾股份和凱盛新材時有點倉促,后期還需要一個好的整合方案。”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