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4-23 16:39:48
“天府新區是新晉的國家級新區,得知新區的成都科學城規劃獲批后,我們趕緊來搶‘頭啖湯’。”國科微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承晉表示。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丁舟洋
每經記者 丁舟洋 發自成都
一大波研發、創新項目落戶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科學城。
今日(4月23日),諾基亞、國科微電子、四川大學、中建科技分別與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簽訂協議,將在天府新區成都科學城建立一批創新研發基地,總投資將超過10億元。
“天府新區是新晉的國家級新區,得知新區的成都科學城規劃獲批后,我們趕緊來搶‘頭啖湯’。”國科微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承晉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為何選址天府新區成都科學城設立研發基地?上述企業表示,成都有穩定而優質的人才結構,能為公司的研發、創新基地提供人才保障。此外,產城融合的新城設計、考究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生活服務配套,也是吸引企業前來的重要原因。
吸引牛津、劍橋等國際高校
不僅吸引企業,科學城也引來了高校的投資。
根據四川大學與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簽訂的校地協同創新合作項目,二者將共同投資2億元設立校地合作資金和創新創業投資資金,共建四川大學天府創新研發中心,引進國際高端研發團隊及項目入駐。
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創新經濟時代”,大學能發揮獨特的優勢。
四川大學常務副校長李光憲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四川大學在天府新區設立的創新研發中心最主要的目的是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不停留在純基礎的研究,更多的是要能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鏈壯大的研究。”
據了解,該創新研發中心包括川大自身的國家級研發中心,也將通過川大與國際高校的合作關系,把國際一流的科研、創新團隊也吸引進來。“目前我們正在和牛津、劍橋、哈佛大學洽談具體合作。”
此外,依托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華西醫院的優勢,到2017年,天府華西醫院將力爭建成。同時還將聯合海外醫學研究中心,建設國際轉化醫學中心。
“國際轉化醫學中心,將把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聯合起來。”李光憲解釋說,更多的靠近臨床研發和前端研究,推動研發成果服務大眾。
利于電子信息產業集聚
選擇研發基地時,人才結構的穩定性和質量是必不可少的考慮因素。
楊承晉坦言,這么多年看來,成都的科研人才結構優質而穩定。“而且成都的生活幸福指數比較高,因此我們傾向于把純研發的基地放在成都。”
此次國科微電子公司將在成都科學城設立國科集成電路研發基地項目,進行芯片研發設計和基礎IP、芯片后端設計,總投資約5億元。
天府新區方面認為,該項目的入駐,將推動集成電路和電子信息產業在成都天府新區的布局,有利于聚集產業高端。
“研發基地之外,國科微電子也在考慮把公司的運營基地設在成都。”楊承晉透露。“我們的員工非常喜歡成都,很多人也愿意從沿海城市過來,這也是我們考慮把產業群放在這里的原因。”
在楊承晉看來,昔日的浦東就是今天蓄勢待發的天府新區。“天府新區是再造一個產業成都的大手筆規劃,而且非常重視生態環境、生活配套,我們去看過的員工覺得能在這里安居樂業。”楊承晉表示。
國科微電子預計將在明年第三季度入駐天府新區研發基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