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1 02:12:29
在席卷而來的“韓流”當中,綜藝節目是一股當之無愧的龐大力量。不僅出演的藝人受到粉絲關注,節目本身也在不斷從韓國輸入中國。
事實上,中韓在表演產業的合作,并不僅限于綜藝節目。在5月20日舉行的“2015世界知識論壇·中韓影視文化產業論壇”上,浙江衛視《奔跑吧!兄弟》總制片人俞杭英、韓國SM娛樂集團社長金英敏、韓國東洋藝術劇場代表柳寅澤、英皇娛樂集團行政總裁吳雨、上海天娛傳媒有限公司副總裁兼首席文化官趙暉、韓國文化振興院北京事務所所長金紀憲一同就“表演產業:中韓影視表演領域結合專業資訊平臺合作的新趨勢”議題進行了討論。
中韓合作成共識
在表演產業的各類綜藝節目中,中韓兩國的合作模式和內容都在日益豐富。在討論上,中韓兩國應緊密合作成為各位嘉賓的共識。
俞杭英提到,中韓兩國文化地域接近,這是相比于歐美國家,兩國合作的更有利的條件。但是想要讓韓國的綜藝模式在中國落地生根,并且取得很大成果,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是必須非常懂得中國觀眾的收視心理,并且了解中國文化。“中國有非常好的歷史文化和地域特色,中國正處變革年代,有很多取之不盡的素材,我們也呼喚在現有模式基礎上還能夠原創出非常好的優秀模式。”
作為韓國最大造星工廠的高管,SM娛樂集團社長金英敏則表示,中韓的合作不僅是內容,還要在新技術領域創新。通過文化和IT統合,可以創造新市場。“把一個單純的文化內容,通過各種各樣的屏幕讓大家欣賞,這個市場規模也很大。但通過怎樣的平臺、利用怎樣的技術、在怎樣的市場,還需要中韓兩國的企業進行探討。”
在藝術表演領域頗有心得的韓方嘉賓柳寅澤認為,在音樂劇方面,中韓兩國同樣可以加大交流合作。好萊塢利用中國最有代表性的功夫、熊貓,創造出電影《功夫熊貓》,且在世界市場取得成功。現在中韓兩國如果一起合作創作類似《功夫熊貓》這樣電影或者演出,同樣可以征服中國和韓國市場,而且還可以進軍好萊塢。中韓兩國對音樂劇也應該關注、緊密合作。
藝人經紀受關注
趙暉認為,目前中韓合作主要是大家聯合組隊,聯合投資項目,在彼此的戲里面出演角色,“但是我們認為未來有一個東西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對于情報的分享。這個我們認為是關于青年文化最新趨勢的情報。”
近年來,中韓兩國的藝人交流越加頻繁。但是兩國的藝人經紀模式卻不盡相同。
金英敏表示,韓國經紀公司的核心是創造,還有一個是開發和培訓新人,這兩點貢獻是最大的。比如日本的市場規模很大,但是日本不注重新人開發,它只是及時采用已經被開發的新人,它們市場的非常活躍,但是實際的成績并不是很大,可以說培訓新人的公司的市場比例是越來越大的。
在英皇娛樂集團行政總裁吳雨看來,近年來,韓國演藝文化對中國市場影響很大,英皇此前在韓國成立公司,主要是希望以此來獲得更好的演藝經驗和人脈,給中國香港的藝人提供最快、最好的演藝信息,用最好的音樂、舞蹈去訓練他們。同時,英皇還要在韓國培養藝人,并且要把這些藝人推向整個中國市場。
成都商報、每日經濟新聞聯合報道組記者 孫宇婷 左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