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6-11 12:20:14
以往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大多以車企個體為主,這種“單打獨斗”的戰略格局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普及仍然略顯力量單薄,此次北汽新能源聯合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將利于新能源汽車的推廣。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許文靜
6月5日,北汽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新能源)在北京發布“衛藍眾享A+計劃”,牽頭成立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三大聯盟。此舉意味著北汽將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重點由終端客戶向整合產業鏈轉移。
當日,北汽新能源與龐大汽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國安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停車協會、Ucar科技等多家合作方簽訂協議,共同成立了分時租賃聯盟、電動物流聯盟以及充電場樁聯盟。三大聯盟的成立被北汽新能源視為構建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圈之舉。
北汽新能源汽車營銷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成立聯盟是整合各方資源、最大化規避風險的有效途徑之一。
據了解,北京作為全國新能源汽車推廣重點城市,擁有相對完備的政策和體系。北京市2015年的電動汽車推廣目標是14000多輛,盡管這已領跑全國,但包括充電樁問題在內的多種因素,仍制約著新能源汽車走向大眾消費者。
“新能源汽車推廣最難的一點是要創造需求。”張勇表示,在過去的一年中,北汽新能源通過市場體驗來消除觀念和理念上的差異,積累了一定的市場需求。但由于新能源汽車產業還處于投入期,不完全是一個市場化的行為,只有多方社會力量的合作才有利于推廣。
在前述三大聯盟中,對消費者有直接利好的是分時租賃聯盟和充電樁聯盟,前者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出行需求,后者則有力降低新能源車使用中的“里程焦慮”。《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在分時租賃聯盟由北汽新能源聯手寶駕租車、一度用車等共同成立。就現階段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市場客戶認可度低、企業短期盈利難等問題,該聯盟有望依靠資源整合和信息平臺的共享實現突破。
由于充電樁的建設本身就需要多方社會力量的投入,北汽新能源聯合金地集團、藍景麗家、北京停車行業協會等場地方,通過“你出場地、我建樁”的共享模式,建設充電場站,打造車、場、樁的分布式智能充電系統。
另據北汽新能源公司介紹,北京市目前有各類型物流車輛共計有16萬輛,其中包含輕卡、輕客等各種車型,如果這些燃油車能夠更新為純電動汽車,所帶來的碳排放將大大降低,電動物流聯盟的成立就是為了推動純電動商用車的普及,因此北汽新能源選擇了龐大汽貿、一度用車、北京市快遞協會等組織,意在打造電動物流車分時租賃平臺,解決城市“最后一公里”的環保問題。
有分析認為,以往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大多以車企個體為主,這種“單打獨斗”的戰略格局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普及仍然略顯力量單薄,此次北汽新能源聯合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將利于新能源汽車的推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