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8-09 10:25:30
2015年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6%,環比上漲0.3%。豬肉價格連續第三個月恢復性上漲,7月份環比上漲9.9%,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30個百分點。這意味著CPI環比上漲幾乎是“二師兄”一手導演。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胡健
每經記者 胡健
符合預期,7月CPI小幅上漲,并且一舉創下年內最高值。
今天(8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6%,環比上漲0.3%。
無論環比還是同比,豬肉是拉動7月份物價上漲的最主要因素。
從環比看,7月份食品價格上漲0.7%,非食品價格上漲0.1%。豬肉和旅游價格上漲是CPI環比上漲的主要原因。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分析說,前期豬肉價格較低,養殖戶積極性不高,生豬存欄量減少,豬肉供應緊張,價格連續第三個月恢復性上漲,7月份環比上漲9.9%,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30個百分點。這意味著CPI環比上漲幾乎是“二師兄”一手導演。
同比方面,7月份CPI同比上漲1.6%,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余秋梅說,主要原因是,7月份豬肉價格同比上漲16.7%,比上月擴大9.7個百分點,對CPI總指數的影響從上個月的0.20個百分點擴大到0.48個百分點。
據農業部監測,7月份第4周,全國480個集貿市場活豬價格每公斤17.05元,連續上漲18周;豬肉價格每公斤26.10元,連續上漲17周。
昨天是24節氣中的立秋,按照北方習俗要“貼秋膘”。一位北京市區的肉販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因為臨近立秋這樣一個時間節點,豬肉價格再次沖高。八里橋、新發地等市場目前白條豬的批發價格為每公斤24元,比上周漲了4%左右,豬肉價格已經達到了近兩年以來的最高點,比今年4月的均價上漲了五成以上。
近日商務部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在談到近期豬價飛漲的問題時,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認為,此輪生豬價格上漲是對近兩年多來大幅下跌的修復,是市場的一種自身修復行為。
農業部生豬市場預警專家組成員撰寫的報告判斷,今年不會出現2011年那樣的暴漲行情。原因包括今年以來生豬疫情平穩,按近年來生豬生產波動規律,生豬出欄不會出現大的波動以及成本推動因素影響小等原因。
市場人士還分析說,伴隨著3月中旬以來生豬價格漲幅愈來愈大的勢頭,養殖戶補欄或者說大量補欄是難以回避的問題。8、9月生豬存欄量或將小幅回升的態勢恐怕難以阻擋,雙節期間階段性出欄量有所增加,需求也進入了消費旺季,供需均有所增加,預計豬價國慶之后或恢復常態。
豬肉價格不僅關系老百姓餐桌,作為對物價影響最大的品類,“二師兄”還直接關系著宏觀調控的步調。
央行近期發布報告稱,貨幣政策并不針對個別商品價格變化進行調整,而主要是觀察物價的總體水平。
但國泰君安宏觀分析師任澤平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未來貨幣政策觀望氣氛濃,報告近期制約貨幣政策因素增多。豬價大漲,2015年下半年非食品價格面臨低基數效應,預計年末CPI將破2.5%。
他同時說道,9月美聯儲存加息預期,人民幣存貶值預期,資本面臨流出壓力,貨幣政策難以釋放顯著寬松信號,將更多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對沖外占收窄和季節性流動性需求。
目前PMI已出現回調態勢,經濟增長還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任澤平說,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不變調,保持公共支出力度。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面臨下半年經濟再度回調壓力,穩增長越來越依靠財政發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