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全部

每經網首頁 > 全部 > 正文

過高福利是經濟發展的陷阱

人民日報 2015-08-11 18:08:09

我國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發展很不平衡的大國,如果實行脫離發展水平的高福利政策,更容易阻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福利為何會引發危機

過高福利是經濟發展的陷阱(熱點辨析)

李義平

高福利國家“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福利一度吸引了世人艷羨的目光。但上世紀80年代以來,高福利國家經濟的徘徊不前,逐漸使人們改變了看法。經合組織專門就高福利帶來的危機作過研討,其議題為“危機中的福利國家”。近日發生在希臘的銀行擠兌潮,再次引發人們對高福利制度的詬病。那么,高福利何以成了經濟發展的陷阱,非但沒能促進反而拖累了經濟社會發展呢?

高福利直接影響積累,影響創新和經濟結構升級。一個社會要提高消費水平、實行高福利,前提是必須提高生產水平。這里所講的生產,不是簡單再生產,而是擴大再生產;也不是單純擴大生產規模,而是經過技術創新和產業結構提升的擴大再生產。這樣的擴大再生產是沒有邊界的,從而能夠提供源源不斷的消費資料。而這樣的擴大再生產必然要求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必須有足夠的積累。高福利阻礙經濟發展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沒有正確處理消費與積累的關系。

高福利的資金來源往往是高稅收或高負債,不利于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瑞典的高福利靠的是高稅收、高財政赤字,希臘的高福利是靠高負債支撐的。以高稅收支撐高福利,必然減少企業發展資金,制約企業發展,無異于殺雞取卵。拉弗曲線揭示,稅率超過一定限度時,企業收入下降,反而導致稅收減少,導致高福利難以為繼。靠負債支撐福利是寅吃卯糧。由于社會福利水平上調容易下調難,公眾很難接受緊縮政策,因而只能借新債還舊債,以致窟窿越來越大,最終釀成債務危機。

高福利容易產生道德禍因,造成社會資源浪費和國民惰性。由國家提供的高福利是一種公共品,如同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大鍋飯,不吃白不吃,因而會埋下道德禍因。具體表現為:高福利下的社會保障資源利用率不高,如公費醫療中藥品和其他醫療資源的浪費;一些人本來可以就業而不積極就業,過度享受由社會保障、失業保險帶來的閑暇,以及選擇提前退休;過分依賴國家,自我積累、自我保障的積極性和能力弱化;等等。這些現象一旦具有普遍性,社會資源遭到嚴重浪費,國民精神不再積極向上,就會影響經濟發展。

高福利是一種社會資源再分配,運用過度會挫傷生產積極性。高福利是通過稅收進行的社會資源再分配。這種再分配在現代社會是必要的,但運用過度則會產生明顯弊端:一是產生尋租機會,容易導致權力尋租;二是扭曲市場信號。市場分配機制和再分配機制不同,市場機制強調機會均等,而再分配更注重結果平均。平均分配會給人們不好的信號:努力與否是一樣的。這就會挫傷生產積極性。也就是說,貌似注重公平的再分配,其實際效果可能恰恰相反。

我國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發展很不平衡的大國,如果實行脫離發展水平的高福利政策,更容易阻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當前,我國在積極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同時,應汲取高福利國家的教訓,謀求實實在在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一是始終咬緊經濟發展不放松。只有不斷創新、提升產業結構的高質量發展,才是解決我國經濟社會問題的根本途徑,才能使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而創新、擴大再生產必須有資本積累。這就要求我們正確處理眼前和長遠、積累和消費的關系,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地提高福利水平,以穩健的經濟發展實現可持續的福利提升。二是強調社會保障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一些西方政客為了選舉的需要,超出實際可能去附和選民的訴求,結果民眾的訴求越來越高,經濟發展能力和后勁被嚴重削弱,最終損害的還是民眾的利益。我們應向廣大人民群眾說明社會保障水平是受生產力制約的,只有通過積累、通過發展才能有更高水平的社會福利。三是發揮我國家庭自我保障的傳統優勢,把自我保障與社會保障結合起來,完善適合國情和發展實際的福利制度和保障體系。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責編 何小桃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過高福利是經濟發展的陷阱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n∨中文字幕在线 |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 | 日本天堂免费观看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 | 日本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