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8-17 20:28:2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采訪發現,部分市場迅速降溫,不僅購房者數量明顯減少,二手房價格也有下降。但是,業內人士表示,由于通州整體的大環境在變好,短期內房地產市場會被抑制,長期還會看好。
每經編輯 王杰
每經記者 王杰
通州區的“限購令”加強版,本意是為了抑制房價暴漲。這個政策出臺僅三天,直接效果就開始顯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采訪發現,部分市場迅速降溫,不僅購房者數量明顯減少,二手房價格也有下降。但是,業內人士表示,由于通州整體的大環境在變好,短期內房地產市場會被抑制,長期還會看好。
交易中心人滿為患
8月17日上午11時40分,通州區房地產交易中心仍熙熙攘攘。在咨詢臺前,一位工作人員邊遞給記者一張排號卡邊說,“你這個(辦理過戶)估計要等到下午5點了。”
當記者詢問今日的人數是否遠高于之前時,這位工作人員回應說,其實平時也這么忙。
有些已經辦完網簽的買賣雙方對新政并不敏感,但對價格依然關注。賣房者李大爺表示并不了解新政。他擦著臉上的汗說,我翠屏北里的房子賣到2.5萬元/平方米,其實不算貴,未來還有升值空間。
對于新政落地首個工作日,交易中心人滿為患。京城廣廈不動產藍山時代店的一位銷售人員給出了這樣的解釋,之前已經做完網簽的客戶,并不受限購令的影響。周六周日是休息時間,周一是集中過戶日,平時也忙。
交易中心上班的時間是13點半,但13時15分,等候辦理業務的人已經排到了門外。一位帶客戶辦理業務的經紀人告訴記者,今天辦理業務的人尤其多,上周五停電了,導致一部分人沒有辦理完,另外新政出臺后,跟進的客戶也大幅增多。過了網簽之后,新政沒有任何影響。周五晚12點之前做完資質審核都可以安全過關。當得知新政即將落地,很多購房者集中提交資質。
新政的執行以什么為節點?據《法制晚報》報道,北京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途交易不受影響。本《通知》實施前,已在網上成功提交了購房資格申請的購房人,不受影響。也就是說,8月15日0:00前成功提交購房資格申請的,還是執行的“老政策”。
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中原地產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上周末,受8月14日通州限購政策影響,通州二手房市場網簽達到了79套,而在正常情況下,通州市場周末網簽在20套左右,也就是大部分在途的交易在上周末都集中網簽。
雖然短期內有爆發性的增長,但對于通州二手房的未來趨勢,多位經紀人并不表示樂觀。
在記者的走訪過程中,多家中介門店也鮮見購房者。
我愛我家通胡大街店一位置業顧問表示,限購令的確降溫了通州區的二手房市場,意向在通州置業人群的目的地也發生了變化。預算高點兒的家庭開始選擇朝陽北路附近的住宅,價格也差不多。也有置業者開始選擇燕郊、大廠和香河。來看房的人減了一半左右,業主雖不降價,但也沒法賣了。因為很多業主就一套房,賣了就沒法買通州房了,換房比較麻煩。
鏈家地產運河店的經紀人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她說,購房者少了一半,短期內很難復蘇。
邊緣地區有降價可能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預測,受此政策影響,二手房市場的成交量也將明顯下調。7月通州二手房住宅簽約2100套,預計在限購后,通州每月二手房成交將下調到1000套以內。
但通州區一手房方面,遇到了實質性的寒流。上述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新建住宅并未出現明顯網簽上漲,上周末兩天簽約98套,這一成交量是最近數周的低點。
于二手房與新房為何出現不同情況,張大偉說,通州新建商品房住宅在上周最后集中按照最高限價開盤,窗口期前,部分購房者開始猶豫,這使得成交出現了下滑。而二手房相比新房,目前的簽約大部分是之前已經達成意向,只是提前集中網簽過戶。其次,對于通州市場來說,目前新建住宅庫存有限,能夠簽約的庫存也處于最近數年的低點,所以成交量并未井噴。而通州二手房市場,是北京郊區縣中最活躍的區域,很多二手房業主賣房的原因是換到其他區域,所以出現了二手房簽約集中的現象,部分周末趕末班車的交易甚至有業主降價。
對于通州樓市的未來走向,月亮河·七星公館原營銷總監張慧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通州限購升級的原因,是因為在北京區域地位在升高。“由于通州整體的大環境在變好,短期內房地產市場會被抑制,長期還會看好。”
陽光100置業集團常務副總裁范小沖則認為,限購令大大限制了有效購買人群。通州中心區域的房價由于“副中心”的利好會穩中有升,而其邊緣地區,由于供應量比較大,競爭相對激烈,買房的資格又受到影響。開發商為了搶客戶,有降價的可能性。
范小沖說,限購令會影響開發企業在通州的拿地熱情,因為通州核心區域的地塊已經很少了,目前出讓的都是一些邊緣地塊。如果通州區邊緣地塊也受限購,那就不如拿到其他其余區域的核心地塊。“其實購房者還是搶的核心區域的房子,邊緣地區并沒有那么暢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