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航天電子獲大股東資產注入 航天系證券化“胎動”

每日經濟新聞 2015-08-31 01:48:07

航天時代有將整體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意愿,但受國家軍工事業單位改制相關配套政策不明確影響,一直未能付諸實施。無獨有偶,此前停牌的航天機電復牌時亦表示控股股東擬將部分資產注入上市公司。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燦邦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劉燦邦

近日,停牌3個多月的航天電子(600879,SH)發布預案,公司擬收購控股股東航天時代資產,并向特定投資者募集配套資金。其中,資產交易預估作價29.75億元,配套融資不超過29.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預案中提到,航天時代有將整體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意愿,但受國家軍工事業單位改制相關配套政策不明確影響,一直未能付諸實施。無獨有偶,此前停牌的航天機電(600151,SH)復牌時亦表示控股股東擬將部分資產注入上市公司。

一系列的類似表述是否意味著航天系央企正在積極籌劃通過資產注入提升證券化率呢?航天機電的一位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證券化是一個大趨勢,但是怎么做、做多少以及什么時候做,上市公司層面沒法表達意見,“作為上市公司只能說我們希望(獲得資產注入)”。

獲控股股東資產注入

已停牌3個半月的航天電子于8月28日晚間發布非公開發行預案,擬向控股股東航天時代發行股份購買航天時代技改資產、時代光電58.73%股權、時代慣性76.26%股權、時代激光50%股權、航天電工51.18%股權;向北京興華、陜西導航、陜西蒼松發行股份購買其經營性資產及負債(含北京興華持有的時代慣性18.97%股權,下同);同時向其他5名對象發行股份購買航天電工剩余48.82%股權。

航天電子表示,通過本次交易,上市公司業務范圍將在現有業務范圍基礎上增加航天精密慣性儀表專業制造、液浮慣性器件制造、光纖陀螺及光纖傳感系統制造、電線電纜產品制造、位置姿態測量系統解決方案服務等。

預案顯示,此次收購將增加公司電線電纜類產品業務,擴大民用產品領域投資,實現軍民市場資源優勢互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航天電子2012~2014年航天軍用產品收入為31.9億元、36億元、44.3億元;民用產品同期營業收入分別為4.83億元、4.89億元、4.15億元,公司軍品收入始終維持在總收入90%水平左右。

對此,一位分析人士告訴記者,把航天電工這塊業務放進上市公司,對航天電子的業務結構會有比較積極的影響,“軍民比例上更合適一些,這個也是大趨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預案中并未對標的資產的盈利情況進行預測,僅表示,由于與本次交易相關審計、評估工作尚未最終完成,尚無法對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財務狀況和盈利能力進行準確定量分析。

不過根據預案中北京興華、陜西導航、陜西蒼松經營性資產及負債2014年未經審計的模擬財務報表顯示,3個標的對象當期凈利潤分別為1170.22萬元、1664.91萬元和2627.21萬元。

另外,時代光電、時代激光、航天電工2014年凈利潤分別為2200.02萬元、2218.83萬元、11967.28萬元,由于時代慣性于去年12月成立,暫未有數據;同期,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2.46億元。

上述研究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航天時代資產注入航天電子事實上早有預期,原本希望把企業資產及院所資產一起注入,但是由于科研院所改制方案何時出臺尚不明朗,只能先行將企業性質的資產注入。

航天系證券化愿望強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同屬航天科技集團的航天機電于今年5月7日停牌,并于6月12日復牌。公司復牌時曾表示,控股股東上航工業擬將其控股的航天能源52.19%股權轉讓作為航天機電非公開發行募投項目;在推進航天積極點光伏業務發展的同時,進一步布局清潔大能源平臺,不過因航天能源個別股東訴求不同,對該方案細節各方存在較大分歧,最終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雖然航天機電的資產注入暫未成行,不過這也打開了外界的想象空間,加之此次航天時代表示了將整體資產注入航天電子的意愿,這一系列動作是否意味著航天系已經在積極推動資產證券化呢?根據此前統計,航天電子及航天機電所屬的航天科技集團證券化率不到20%。

上述航天機電人士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強調,大股東資產注入從而實現證券化不僅是對上市公司,更是對大股東甚至國家整個戰略層面提出的問題;另外,也并不是為了單純提升上市公司業績而來做資產注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今年6月國資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央企業增收節支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央企要加大內部資源整合力度,推動相關子企業整合發展,并加大資本運作力度,推動資產證券化,用好市值管理手段,盤活上市公司資源,實現資產價值最大化。”

8月19日,另外一家航天系央企航天科工集團旗下上市公司航天科技宣布停牌,停牌原因為公司正在籌劃可能對公司股票價格產生重大影響的資產收購事項,不過航天科技此次收購是否涉及大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暫未得知,

此前有分析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軍工央企在通過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實現證券化的過程中,其旗下上市公司不會出現大面積的停牌潮,而是將遵循“成熟一個、注入一個”的原則進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劉燦邦 近日,停牌3個多月的航天電子(600879,SH)發布預案,公司擬收購控股股東航天時代資產,并向特定投資者募集配套資金。其中,資產交易預估作價29.75億元,配套融資不超過29.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預案中提到,航天時代有將整體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意愿,但受國家軍工事業單位改制相關配套政策不明確影響,一直未能付諸實施。無獨有偶,此前停牌的航天機電(600151,SH)復牌時亦表示控股股東擬將部分資產注入上市公司。 一系列的類似表述是否意味著航天系央企正在積極籌劃通過資產注入提升證券化率呢?航天機電的一位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證券化是一個大趨勢,但是怎么做、做多少以及什么時候做,上市公司層面沒法表達意見,“作為上市公司只能說我們希望(獲得資產注入)”。 獲控股股東資產注入 已停牌3個半月的航天電子于8月28日晚間發布非公開發行預案,擬向控股股東航天時代發行股份購買航天時代技改資產、時代光電58.73%股權、時代慣性76.26%股權、時代激光50%股權、航天電工51.18%股權;向北京興華、陜西導航、陜西蒼松發行股份購買其經營性資產及負債(含北京興華持有的時代慣性18.97%股權,下同);同時向其他5名對象發行股份購買航天電工剩余48.82%股權。 航天電子表示,通過本次交易,上市公司業務范圍將在現有業務范圍基礎上增加航天精密慣性儀表專業制造、液浮慣性器件制造、光纖陀螺及光纖傳感系統制造、電線電纜產品制造、位置姿態測量系統解決方案服務等。 預案顯示,此次收購將增加公司電線電纜類產品業務,擴大民用產品領域投資,實現軍民市場資源優勢互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航天電子2012~2014年航天軍用產品收入為31.9億元、36億元、44.3億元;民用產品同期營業收入分別為4.83億元、4.89億元、4.15億元,公司軍品收入始終維持在總收入90%水平左右。 對此,一位分析人士告訴記者,把航天電工這塊業務放進上市公司,對航天電子的業務結構會有比較積極的影響,“軍民比例上更合適一些,這個也是大趨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預案中并未對標的資產的盈利情況進行預測,僅表示,由于與本次交易相關審計、評估工作尚未最終完成,尚無法對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財務狀況和盈利能力進行準確定量分析。 不過根據預案中北京興華、陜西導航、陜西蒼松經營性資產及負債2014年未經審計的模擬財務報表顯示,3個標的對象當期凈利潤分別為1170.22萬元、1664.91萬元和2627.21萬元。 另外,時代光電、時代激光、航天電工2014年凈利潤分別為2200.02萬元、2218.83萬元、11967.28萬元,由于時代慣性于去年12月成立,暫未有數據;同期,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2.46億元。 上述研究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航天時代資產注入航天電子事實上早有預期,原本希望把企業資產及院所資產一起注入,但是由于科研院所改制方案何時出臺尚不明朗,只能先行將企業性質的資產注入。 航天系證券化愿望強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同屬航天科技集團的航天機電于今年5月7日停牌,并于6月12日復牌。公司復牌時曾表示,控股股東上航工業擬將其控股的航天能源52.19%股權轉讓作為航天機電非公開發行募投項目;在推進航天積極點光伏業務發展的同時,進一步布局清潔大能源平臺,不過因航天能源個別股東訴求不同,對該方案細節各方存在較大分歧,最終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雖然航天機電的資產注入暫未成行,不過這也打開了外界的想象空間,加之此次航天時代表示了將整體資產注入航天電子的意愿,這一系列動作是否意味著航天系已經在積極推動資產證券化呢?根據此前統計,航天電子及航天機電所屬的航天科技集團證券化率不到20%。 上述航天機電人士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強調,大股東資產注入從而實現證券化不僅是對上市公司,更是對大股東甚至國家整個戰略層面提出的問題;另外,也并不是為了單純提升上市公司業績而來做資產注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今年6月國資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央企業增收節支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央企要加大內部資源整合力度,推動相關子企業整合發展,并加大資本運作力度,推動資產證券化,用好市值管理手段,盤活上市公司資源,實現資產價值最大化。” 8月19日,另外一家航天系央企航天科工集團旗下上市公司航天科技宣布停牌,停牌原因為公司正在籌劃可能對公司股票價格產生重大影響的資產收購事項,不過航天科技此次收購是否涉及大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暫未得知, 此前有分析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軍工央企在通過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實現證券化的過程中,其旗下上市公司不會出現大面積的停牌潮,而是將遵循“成熟一個、注入一個”的原則進行。
航天電子 擬收購 定增募資 停牌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本中文字幕频免费 | 亚洲综合婷婷网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一区精品一本大道 | 日韩.欧美.亚洲.另类.国产 | 青青国国产视在线播放观看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