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商學院

每經網首頁 > 商學院 > 正文

評論:讓李嘉誠大大方方走天塌不下來

證券時報 2015-09-15 10:19:57

以經濟困難為由阻止企業撤資,不僅很難執行,也不會有什么效果,只會嚇到準備進入中國的投資。再說,任何產業都有興衰周期,產業結構升級需要的正是靈活的進入退出機制,現在中國正在進行產業升級,需要引進更多代表未來的資本,讓搞房地產的李嘉誠大大方方地走,天不會塌下來。

近兩年,李嘉誠重組資產受到社會各方高度關注。

李嘉誠頻繁重組旗下資產,在世界范圍內重新進行布局,意圖不外有三:

一是產業調整意圖。即收縮地產投資,加大基礎設施和其他行業投資,不論是香港還是中國內地的房地產業,均已經歷十年左右的繁榮,花無千日紅,防范行業風險是任何一個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李嘉誠當然也不例外。

二是區域調整意圖。即加大對歐洲投資,相對減少在香港和中國內地投資。歐洲雖然老病纏身,難有暴利機會,但勝在投資回報穩定,且法律風險極小,對李嘉誠這樣的大規模資金自然有吸引力。

三是家族財富傳承意圖。李嘉誠和他的兒子們,不論是成長環境、教育背景,還是價值觀和社會政治資源都有相當不同,李嘉誠總有一天會離開這個世界,要讓家族財富順利傳承,資產布局必須與下一代擁有的資源相適應,回避各種風險是李嘉誠謀求百年基業的一著棋,這個動機對中國人來說并不難理解。

有人說,李嘉誠不能說走就走,他還對內地和香港負有未盡的責任。當然,任何企業都有其社會責任,例如回饋社區、回饋社會,但李嘉誠并不比別人負有更多的義務。李嘉誠特定時期從中國內地獲取財富,也不應成為他承擔額外義務的理由。人們現在看到的是厚利,其實,這些利潤里有其商譽成分,也有風險回報的因素。

房地產業與公權力關系特殊人皆盡知,但客觀地說責任不全在企業,企業如果有違法應該嚴肅執行法律,而不是不讓人走那么簡單。某些行業在某些階段獲取暴利可能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有法不依”成為潛規則,二是法律存在缺陷或漏洞。不論哪種原因,都應該從完善公權力運作入手,反思如何完善制度,而不應該對企業于法律之外施加道義約束,如果隨便編個理由不讓人走,其他房企是否會感到害怕?其他與政府打交道的企業又如何形成穩定預期?脫離法治軌道行事,企業無法形成穩定預期,社會經濟如何能穩定發展?強留一個李嘉誠,打擊的會是更多企業的信心。

以經濟困難為由阻止企業撤資,不僅很難執行,也不會有什么效果,只會嚇到準備進入中國的投資。再說,任何產業都有興衰周期,產業結構升級需要的正是靈活的進入退出機制,現在中國正在進行產業升級,需要引進更多代表未來的資本,讓搞房地產的李嘉誠大大方方地走,天不會塌下來。

(注:凡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并不代表本網和APP贊同其觀點。)
責編 李怡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李嘉誠 和黃 重組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一区二区伊人久久大杳蕉 | 亚洲最大天堂在线 | 自偷精品精品国产日韩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中文字幕思思久久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