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5-09-18 12:02:49
供養著上下游1.7億就業人口的紡織服裝行業,目前面臨大規模倒閉的尷尬處境,而這股”蝴蝶效應“將影響至房地產行業。
每經編輯|蔡雅蕓
(本文原載于“邦地產”微信公眾號real-estate-circle)
這個行業,制造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必需品;這個行業,供養著上下游1.7億就業人口;這個行業,跟我們息息相關,它卻岌岌可危。
它就是紡織服裝業,它正面臨大量的倒閉潮,而“蝴蝶翅膀煽動”,這股波浪還會影響到房地產行業。
尷尬的“中國制造”
在紡織服裝行業,中國制造處境尷尬。低廉的人力成本和原料成本,曾是中國紡織服裝在全球的優勢,但隨著生產成本的上升,生產環節已經被東南亞、印度、孟加拉等國家擠小,上游環節和高端市場則被歐美日等國“把控”,加之粗放模式下,中國大量紡織服裝企業盲目擴大產量和規模,如今,行業面臨的內外矛盾,已經非常尖銳。
官方數據就顯示,僅2015年,全國倒閉的大型紡織服裝企業就有9家,而中小型的破產倒閉企業更是不計其數。
值得指出,9月6日溫州市莊吉集團正式宣告破產,莊吉有6家分公司,涉及相關企業非常多,而由此造成的銀行壞賬可能高達300多億。
但這不僅僅影響紡織業和銀行…
蝴蝶效應之“社區物業”
紡服工廠大規模關閉,首先引發的是工人失業,失業之后工人會流去房地產建筑業嗎?
新城控股高級副總歐陽捷認為,現在的建筑工地的工人很多都是四五十歲的的中年男性,甚至是女性,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卻不占大多數。其實,高強度的建筑工作,對紡織車間流出的大部分年輕勞動力,并沒有太大吸引力。
而這部分失業人群,再就業最可能的行業,是服務業,比如社區物業服務。
隨著城鎮化發展,2014年年末中國城鎮人口已達到7.5億(占總人口54.8%),將來越來越多的城市人口需要越來越多的小區和社區服務,這以市場對勞動力的需求會非常大。
值得指出,當前“社區O2O”蓬勃發展,移動社區O2O用戶規模已達到2.3億,這將給勞動力的再就業提供豐富空間。比如,家政方面,邦爺身邊就有越來越多人用移動App預約鐘點工、找阿姨、找家政、找保姆。
蝴蝶效應之“住房需求”
服紡業的沒落,讓失業的紡織工人被迫遷徙,而新鮮勞動力涌入,將為房地產帶來新的需求。
首先,藍領工人如果沒有廠房宿舍,區域低端租房市場就將被他們調動起來。
有了一定的積蓄,特別是有了兒女,希望買房落戶供子女上學,這些藍領工人則將轉化為新房市場的重要需求。
想一想,這股紡織業倒閉潮釋放的勞動力人口達1.7億,就算1個點轉化為商品房市場的實際消費,那也是非常巨大的產值啊,它們甚至能動搖區域和城市的房價。
蝴蝶效應之“文化產業”
紡織服裝業的倒閉,會導致很多廠房空置。但當舊廠房遇到文化產業,或許這會是一次新生。
我們都知道,北京的798藝術區,就是建在原國營798廠等電子工業的老廠區所在地。
雖然,充滿歷史痕跡的廠房,跟現代工業廠房是完全不同的。但在仿照“798”走出來的文化產業園區復興潮流中,“同質化”可能是一個貶義詞,但在舊廠房的復活問題上,卻可能是褒義詞。
>>>>舊廠房可能有這幾種復活法:
?文化產業園區
紅磚墻的園區或許大家早就看膩了,在政府的牽頭下,與歷史截然相反的現代化工業園區,或許會成為新焦點,進而被打造成后現代藝術的聚集地。
?會展中心
一般來說,服紡廠的空間很大、夠開闊,地理位置多處市郊,具備會展中心選址的一些要求。所以,將廠房進行匠心獨運的設計,作為全新的會展中心,也可能成為一種不錯的選擇。
?創業孵化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潮流襲來,租金低廉的紡織廠房,對于不苛求地理位置、需要更多個性創作空間的初創企業而言,或許是節約成本的優良選擇。
?倉儲物流
現成的地,現成的廠房,現有的原服裝紡織工廠道路布置,以及很多工廠并不差的地理位置,將廠房變作倉儲物流集散地,也有不少好處。
?區域商業中心
文化產業園區及會展中心都能極大的吸引人流,產業成熟后,區域的商業和住宅都能得到帶動,由此,擁有既有基礎的一些廠房,改造成區域商業中心,既低成本,又夠潛力,這是一個不錯的方向。而且一旦商業中心順利運營,還將反哺區域,對板塊價值的提升也有帶動作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