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全部

每經網首頁 > 全部 > 正文

譚浩俊:不能因出口降幅收窄忽視勞動密集型企業困境

每日經濟新聞 2015-10-14 00:28:16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口總體價格跌幅為11.6%,并不能說明我國經濟整體運行狀況嚴重惡化,只能說明全球經濟復蘇形勢十分嚴峻。

每經編輯 作者為財經時評人    

◎譚浩俊

海關總署發布了最新的進出口數據,雖然從數據本身來看,出口狀況似乎比進口好一些,但需要注意的是,導致進口數據不佳的主要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

按照海關總署提供的數據,我國前三季度進口實物量總體只減少3.8%,降幅已較上半年收窄1.6個百分點,但進口總值卻下降了17.7%。原因在于大宗商品價格降幅太大。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口總體價格跌幅為11.6%,并不能說明我國經濟整體運行狀況嚴重惡化,只能說明全球經濟復蘇形勢十分嚴峻。

相反,雖然出口總值降幅不太大,只有1.1%,但并不代表企業的困難少、運行狀況有明顯改善。實際上,勞動密集型企業面臨的困難和壓力在加劇。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服裝和鞋類的出口都出現了明顯下降。

導致我國勞動密集型企業競爭力下降、市場份額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綜合成本上漲過快。其中,勞動力成本和融資成本是最主要的方面。

就勞動力成本而言,盡管企業運行狀況不佳,就業的壓力加大,但是,勞動者對收入的要求卻在不斷提高,從而形成就業難與招工難并存的矛盾局面,最終導致勞動密集型企業只能通過提高收入標準來吸引勞動者。

此外,融資成本居高不下讓企業最為頭疼。近年來,盡管決策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幫助以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主的實體經濟降低融資成本,但效果并不好。在其他國家企業的融資成本正在向“零”靠攏的情況下,國內企業承擔了較高的融資成本,又怎么能夠競爭得過其他國家的企業?

所以,面對國際經濟形勢不見好轉,國內經濟形勢也很嚴峻的狀況,如何改善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生存環境,減輕這些企業的負擔,是非常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如果說勞動力成本的主動權在就業者,政府難以控制的話,融資成本過高等則是政府可調控與解決的問題。地方政府應加大擔保公司的組建力度,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問題,并要求銀行降低利潤、減少各種中間費用,共同幫助企業渡過眼下最艱難的時刻。

(作者為財經時評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出口降幅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婷婷综合中文字幕亚洲 | 在线亚洲欧美专区免费 |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 先锋影音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 日韩a级中文字幕视频 | 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