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1 00:53:2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海軍
◎每經記者 劉海軍
“十三五”規劃成為當下市場關注的焦點,A股市場也再起波瀾。
2015年11月6日~8日,第四屆中國上市公司領袖峰會將在成都舉行。屆時,包括國內頂尖經濟學家、公募基金代表、私募基金大佬、行業和上市公司的領袖300多人將蒞臨成都,共同見證“2015中國上市公司口碑榜”揭曉,把脈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展望“十三五”規劃,聚焦大國雄心。
對于“十三五”規劃所涵蓋的主題,《每日經濟新聞》正陸續推出公募代表、私募大佬聚焦“十三五”系列特別報道,詳細梳理和深度挖掘相應行業。本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南方基金權益投資總監史博。
市場估值中樞有望提升
對于“十三五”規劃可能帶來的機會和變化,以及對資本市場的影響,史博表示,“十三五”規劃是指導未來五年集中解決細節問題的方法。據媒體報道,本次五年規劃,將首次著重強調“人口政策”,新的重點將為一系列政策改革創造條件,包括醫療、養老、社會福利以及可能放寬部分家庭育兒數量的限制。這些規劃措施實施得當,將有助于緩解當前經濟持續減速的問題,化解系統性風險,提升市場風險偏好,有利于提升整個資本市場的估值中樞。
結構上,“十三五”規劃也將創造更多的收益機會,股票價格反映的是未來的市場空間、盈利和現金流,而規劃明確了相關產業的發展路徑,其股價就會提前受益反映出來。諸如產業升級的機器人、工業制造4.0、新能源汽車,受益服務業占比提升的醫療、養老、互聯網+,改善民生的環保新領域,如土壤治理等都是不錯的方向。
十三五規劃主導板塊機會
對于四季度A股市場的表現以及主要風險因素,史博表示,市場再次出現大幅下跌的風險較小。在前期大幅下跌釋放風險后,市場整體估值已基本合理。貨幣政策相對寬松,利率大幅下跌,穩增長政策預期出臺,經濟基本面將有所改善。同時,杠桿資金撤離已告一段落,投資者普遍謹慎,倉位較低。綜合看,四季度最可能的格局是寬幅震蕩,因基本面逐漸樂觀,震蕩中樞很可能逐步抬高。
A股市場的主要風險因素在于企業盈利能力沒有明顯改善。這樣的背景下,股市上漲主要靠估值的提升,估值的提升又依賴于投資者情緒轉好。
四季度A股市場會形成哪些主導性板塊?史博認為,四季度主導板塊將既有高分紅收益率的傳統型行業,也有能持續快速增長、估值相對合理的新興成長板塊,同時,契合“十三五”規劃的部分板塊也將有不錯表現。隨著經濟和通脹的同時走弱,以及貨幣政策的持續放松,十年期國債利率已經降至3%左右,這將重新激發投資者對超過4%分紅收益率的個股的興趣,這種類型個股集中于銀行、保險、公用事業、食品飲料、家電等行業。在經濟中速增長,服務業占比提高,國家謀求轉型的背景下,TMT、醫療、環保、新能源汽車、國企改革等板塊也將持續受益,估值合理彈性較大的個股將受到資金青睞。按歷史規律,“十三五”規劃啟動當年,新進入規劃的板塊也將得到市場的關注,包括農墾改革、二孩等將是重要的方向。
在主題投資方面,四季度的主題方向有哪些?史博指出,主題投資貴在彈性和新穎,彈性決定了想象力空間和投資者追漲的熱情,新穎決定了獲利盤不多,參與者追漲顧慮較少。綜合看,“十三五”規劃相關個股可能更為契合主題投資的標準,趨勢的持續性會更好一點,可以挖掘的標的更多一些。實際上,在市場研究不充分、信息不完備的時候才是主題投資最性感的階段,也是專業投資者發揮研究優勢、展現風控能力的最佳階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