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5-11-19 09:42:28
今年來,一些新興信息產業公司紛紛彎道切入傳統制造業,這將有利于提升中國制造的智能能級。
一些傳統制造業上市公司正借助合資或并購,加速切入智能制造。
昨晚,索菲亞公告,公司擬出資1530萬元與上海明匠智能系統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公司,合資公司注冊資本3000萬元,公司持有合資公司股權51%;上海明匠智能系統有限公司出資1470萬元,持有合資公司股權49%。合資公司擬經營家居行業的生產、倉儲物流智能化、信息化自動生產線的技術、生產、銷售等。
“索菲亞是一家衣柜制造商,明匠智能是一家將工業生產智能化的企業。兩者結合,代表傳統制造業急迫切入智能制造的大勢。”一位券商研究員說。
與先進國家相比,中高端制造業是中國一個弱項,尤其是高端裝備制造業和智能制造。
記者從最近召開的工博會上也了解到,單就在“工業之母”數控機床生產方面,最為核心的控制系統軟件還沒有實現國產化、產業化。工業化生產也沒有對接云計算技術,實現網絡化。目前,沈陽機床、昆明機床、華中數控都在攻克智能機床技術,但還僅僅是單個技術突破,尚無產業化。
今年來,一些新興信息產業公司紛紛彎道切入傳統制造業,這將有利于提升中國制造的智能能級。
11月10日,昆明機床原控股股東沈機集團與紫光集團下屬的紫光卓遠簽約,前者將所持股權1.32億股全部轉讓給昆明機床,轉讓完成后,紫光卓遠成為第一大股東。而且,處于停牌階段的昆明機床擬向紫光的關聯方發行6885.59萬股,用于償債和補充流動資金。
最近兩年,紫光集團收購了芯片龍頭企業展訊、同方國芯;利用旗下上市公司紫光股份收購了云計算龍頭、惠普中國旗下香港華山,正在收購全球知名存儲、大數據公司西部數據……有了頂尖的云計算、大數據和芯片制造技術,再加上國內機床企業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的幾十年經驗,清華紫光有望整合最新信息化技術,加速中國工業4.0。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