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1-23 01:52:5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鄭步春
上周A股偏強震蕩,滬綜指周漲1.39%至3630.50點,深綜指周漲3.64%至2285.83點。上周盤面特征是權重股沉悶,小票、題材股熱絡,上周下半段冒出的虛擬現實股表現尤為突出。
本周A股整體上仍將保持穩定,即使會有新股發行。大家知道,本月30日IMF將宣布是否將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而本周是該事項明朗前最后一個交易周,所以盤面穩定就是大概率事件。
人民幣納入SDR對A股的影響很深遠,若人民幣納入SDR籃子,A股規范化勢必加速。就中長期來說,A股行政干預會減少,多層次資本市場會進一步發展,實質性的退市政策將實施,注冊制會提速。就中短期來說,“國家隊”或將更早淡出市場,期指的限制措施亦將放松。
本月證監會提出恢復IPO,這顯然較預期更早。個人認為這其中應有為人民幣納入SDR鋪路的的意圖,因沒有IPO的股市絕非正常市場,不會為人民幣納入SDR加分。還有,周末華泰證券稱證金公司已減持,若事實真如此,個人認為這其中也應有推動人民幣納入SDR的意圖。投資者若只看到IPO圈錢或只看到證金趁高拋售,那就有些狹隘了。
12月市場變數增加,屆時市場注意力必將轉向美聯儲12月中旬時可能的加息。不過,12月上旬歐央行很可能加碼寬松政策,這就稍稍給出些對沖。就以往經驗看,當世界主要央行加碼寬松政策時,人民銀行往往也會適時推出寬松政策??紤]到歐央行動作在美聯儲之前,故不排除人民銀行在12月中旬前降準的可能。
就明年而言,若不出意外,A股制度上會取得較大進步。改革推進一直伴隨著既得利益者的阻撓,可如今高層的魄力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投資者完全有理由懷有更好的預期。
制度進步并不意味著炒股盈利,只是意味著更加公平、公正、公開,投資者在投資思路上應進行調整,以更積極的心態來期待未來的證券市場。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