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全部

每經網首頁 > 全部 > 正文

張敬偉:亞投行啟航 既是“中國輪”也是“世界號”

每日經濟新聞 2015-12-28 00:38:50

亞投行是新秩序的象征,也是促進新舊秩序融合的原動力。相比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亞投行無論是內部治理,還是對外貸款都缺乏經驗。

每經編輯 張敬偉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張敬偉

據財政部25日消息,歷經800余天籌備,由中國倡議成立、57國共同籌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下簡稱亞投行,AIIB)于25日正式成立,全球迎來首個由中國倡議設立的多邊金融機構。

亞投行是個奇跡,26個月時間就從中國倡議變成了全球性金融治理機構,這體現了中國式效率。而且,亞投行也從最初的“窮國俱樂部”,突破美、日的掣肘,變成了包括英、法、德在內57個成員國的另一個“世界銀行”。歐洲國家積極加入亞投行,并非是為中國捧場,而是亞投行符合公開、透明的治理原則,更符合歐洲后危機時代的利益訴求。因而,亞投行的啟航是“中國輪”也是“世界號”。

按亞投行“基本大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中國以297.804億美元認繳股本和26.06%的投票權,位居亞投行第一大股東。亞投行侯任行長金立群也是中國人,所以亞投行具有濃濃的中國特色,否則美國和日本也不會抵制。

亞投行的倒逼也形成了“鯰魚效應”。停滯5年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改革方案,因為美國國會的批準開始破局。這一方案將提升新興市場在IMF的話語權,中國的投票權從3.8%提升到6%以上。人民幣也成功加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世界銀行對亞投行也樂觀其成,對亞投行“察言觀行”的亞洲開發銀行(ADB)也表示加快改革和提高貸款能力與效率。

亞投行是新秩序的象征,也是促進新舊秩序融合的原動力。相比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亞投行無論是內部治理,還是對外貸款都缺乏經驗。在規則、程序和效益等方面,中國這個大股東還需要向西方成員國學習。

亞投行建構于后危機時代,適應了新經濟周期基礎設施建設的訴求。由于中國推行“一帶一路”戰略,因而對于亞洲發展中國家的基建要求會表現出更大熱情。亞投行也會為“一帶一路”戰略保駕護航。

中國的熱情,必須符合亞投行的“根本大法”,尤其是在貸款模式、額度和進度上,而不純粹是中國的利益訴求。對中國而言,要想成為新秩序的引領者,或者是全球經濟治理中的負責任者,亞投行絕不是中國經濟利益的戰略工具,而是學習全球治理的新載體。不僅各成員國的利益要平衡,思維模式也要中和,這是亞投行的現實使命。

亞投行和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的競爭才剛剛開始。作為扮演主導者角色的中國,將面臨嚴峻的考驗。如果亞投行內部爭吵不斷,貸款優勢發揮不出來,亞投行的新秩序催化效應將大打折扣。

這不僅意味著亞投行治理能力的缺陷,也將是中國和新興市場的挫折。甚至,歐洲國家加入亞投行的積極作用可能逆轉為舊秩序力量。果真如此的話,亞投行就不是新秩序的象征,而是舊秩序的戰利品。

亞投行既考驗中國的領導力,也考察中國的學習力,更考驗中國的協調力。如何排除政治因素的干擾,也是亞投行面臨的現實難題。

從金立群給出的答案看,算是給出了亞投行運營的正解。在貸款項目的設置上,“在財務、環境和社會上具有可持續性”,而且“與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歐洲投資銀行等多邊開發機構就項目聯合融資保持著密切溝通”。

可見,亞投行的貸款立項是嚴謹的,不是追求高效率的“形象工程”,而是“效益優先”維持這一機構的財務可持續性。這也決定了亞投行不會異化為支持窮國基礎設施的援助機構,而是和世界銀行一樣的國際金融治理機構。

至于亞投行的人員招聘,金立群給出的是操守、專業能力和敬業精神。亞投行的融資項目具有定向融資的針對性(面向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而且新興市場具有更高的發言權。。

(作者為察哈爾學會研究員,本文觀點不代表署名機構立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亞投行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综合网中文字幕 | 亚洲香蕉免费有线视频 |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本中文一二区有码在线 | 亚洲激情一区二区 | 天天躁久久躁中文字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