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12-29 19:40:53
“萬寶之爭”已到了關鍵時刻,萬科的底牌到底是什么?
每經編輯 區家彥 白亞靜
每經記者 區家彥 白亞靜
今日(12月29日),萬科董事長王石在深商大會發表演講稱,深商注重契約精神。同日,網上卻開始傳播萬科管理層運用兩項資管計劃購買萬科股權。
截至發稿,《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并未核實到所涉及的德贏1號資管計劃是否與萬科管理層有關,但是另一項資管計劃的買入時間與寶能系增持時間并不重合。
今日,萬科還就定增一事發布公告稱,已于12月25日與一名潛在交易對手簽署了一份合作意向書。顯而易見,萬科的應對策略是通過向特定投資者增發股份,以攤薄寶能系的持股占比,從而重掌控制權。
“萬寶之爭”已到了關鍵時刻,萬科的底牌到底是什么?
德贏資管背后金主引猜測
有消息稱,“在寶萬之爭中,王石的底牌是:金鵬資管計劃和德贏資管計劃。這兩個計劃已購買萬科7.79%股權,涉及資金60億元,但資金來源成謎”。
事實上,國信金鵬分級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以下簡稱金鵬1號)與寶能系“買入”萬科的時間并不重合。金鵬1號是萬科此前推動的事業合伙人持股計劃的載體,目前持有萬科總股本的4.14%,最后一次增持在今年1月份。然而,寶能系的進攻是從7月份萬科拋出百億回購計劃開始。
德贏1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是萬科今年的新進股東,截至第三季度,持有萬科2.06%股權。另據《21世紀經濟報道》稱,該資管計劃自8月13日成立至萬科停牌前,曾先后10次追加買入萬科A股股票,相關的“德贏2號”在11月4日成立后,也有5次追加買入。
上述報道援引消息人士稱,德贏1號、德贏2號資管計劃的委托人,可能是萬科管理層及其一致行動人。接近萬科的人士表示,深交所確實曾就上述資管計劃是否與萬科管理層有關發函詢問,不過該詢問并未公開。
根據基金業協會信息披露,德贏1號與德贏2號均為分級基金,成立時的投資者數量為2。前者起始規模為20億元,后者為4.44億元。
目前,萬科仍在核實該項資管計劃是否與管理層有關。
神秘定增方
除了撲朔迷離的資管計劃,萬科手里還有一項仍在謀劃的定增計劃。
披露信息顯示,12月25日,萬科已與一名潛在交易對手簽署了一份關于定增的合作意向書。
據悉,萬科擬以新發行股份方式 (A股或H股)及現金支付方式,收購潛在賣方持有的目標資產。當然,由于定價與標的物均未確定,該交易可能會進行或可能不會進行,因此萬科還在與其他潛在對手方進行談判和協商。
摩根大通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萬科對抗寶能的辦法,包括以較高的折讓向華潤集團配股,以攤薄寶能系的持股,此方法也可以對萬科股價造成負面影響。
曾穩坐15年萬科第一大股東位置的華潤集團,無疑是現任萬科管理層最親密的戰友。早在15年前,王石主動引入華潤集團作為萬科第一大股東,華潤也曾試圖控股萬科,將旗下的地產業務公司華潤置地(1109.HK)與萬科合并,但由于整合方案遭到小股東否決,此后華潤一直擔任純粹的財務投資者角色。
一位不愿具名的房地產分析師告訴記者,如果萬科選擇對華潤集團定向增發,最有可能的是以旗下重大資產作為對價,并拿到股東大會上進行表決。由于方案可以壯大萬科的資產實力,以寶能目前24%左右的持股比例計算,占投票比例不到27%,只要得到中小股東的支持,方案還是有可能獲得通過。
不過,在新城控股高級副總裁歐陽捷看來,如果華潤有意狙擊寶能系,在萬科股價尚未飆升時就應該出手。華潤集團本身就有華潤置地這個地產平臺,萬科對于它而言只不過是一筆財務投資,這也是多年來華潤很少增持萬科的重要原因。華潤集團剛剛經歷完一波人事變動,對這種“江湖之爭”會有所忌諱,加上繁瑣的決策流程,王石能在短期內說服華潤大手筆出手的可能性很低。
事實上,面對寶能系兇猛的增持勢頭,華潤集團在今年三季度末增持了萬科0.23%股份后,便未再出手。目前華潤持股比例已被“寶能系”甩開7.16%。至今,作為前任大股東的華潤也未對萬科的股權之爭發表言論,令人懷疑其增持萬科股份力挺現任管理層的決心。
A股配售最高可折讓31.5%
如果華潤未能在關鍵時候挺身而出,對于萬科現任管理層而言,尋找友好的第三方資本作為定向增發對象,幾乎是唯一的選擇。
“15年前,王石成功引入華潤作為大股東,這為萬科的后續高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我相信王石如今也有會類似想法,希望引入國有資本作為戰略投資者,維持公司控制權的穩定”,歐陽捷認為。
不過,在上述房地產分析師看來,國有資本對于風險控制的要求非常高,但目前萬科股價受到各路資金爆炒而大幅上漲,萬科A的估值已經難言便宜,如果按照現價進行定向增發,未必能對這些國有資本產生吸引力。
根據《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第四十五條,上市公司發行股份的價格不得低于市場參考價的90%,市場參考價為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董事會決議公告日前20個交易日、60個交易日或者120個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價之一。
如果按此推算,萬科在A股的定向增發價格可以低至16.73元/股,較停牌前24.43元/股的價格折讓31.5%。如果在H股進行配售,折讓幅度可以更高。
“雖然高折讓進行增發有利于吸引國有資本,但對中小股東的權益攤薄嚴重,反而傷害了中小股東的感情,甚至可能引來后者在股東大會的反對,這對于萬科現任管理層而言,可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下策”,上述房地產分析師認為。
一家私募基金的基金經理告訴記者,萬科今年銷售數據這么靚麗,手里閑散資金數百億級別,站在公司利益,沒有什么必要通過大規模低價定增收購項目。如果是為了對抗寶能,莫名地低價定增幾百億收購爛項目,作為小股東絕對是反對的。
編輯:隋丕寧 審核:劉雪梅 終審:蔡戰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