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6-01-16 09:38:52
截至1月14日,兩融余額相比去年底,已經縮水超過千億。但是仍有少數個股受到追捧其中,七星電子、興民鋼圈、重慶百貨、中鐵二局4股融資余額增幅超過一成。
融資余額逆勢增長個股排行
融資余額下降個股排行
截至1月14日,兩融余額相比去年底,已經縮水超過千億。
2015年,兩融市場大起大落,一波三折,市場情緒從“狂熱”回歸“冷靜”,與此同時,兩融余額從峰值2.27萬億一度跌落至9067億元。去年底以來,伴隨股市大幅震蕩,嗅覺敏銳的融資客選擇提前撤離,從近期高點12月30日1.19萬億開始,兩融余額已經十連降,截至1月14日,報1.02萬億。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伴隨兩融規模萎縮,標的股融資余額去年底以來平均下降15%,其中,半數降幅超過平均水平,處于加速去杠桿態勢。
具體來看,哈藥股份、市北高新、以嶺藥業、水晶光電等181股去杠桿力度居前,去年12月30日以來,融資余額降幅均超過兩成。比如哈藥股份,12月30日融資余額為7.47億,隨后一路走低,降至3.46億,降幅高達54%。值得一提的是,降幅前三公司中,除北緯通信去年業績預虧外,哈藥股份和市北高新去年業績雙雙報喜,不過年底以來仍難逃融資余額大幅下滑的命運,降幅均超過三成。
受到融資客冷落個股,在二級市場中走勢通常不如人意,181股在本輪下跌中跌幅較深,今年以來平均下跌27%,遠超上證指數同期跌幅,其中,雷柏科技、遠望谷等80股年內跌幅超過三成。
歷史數據顯示,近十年春節前,計算機和傳媒行業領漲兩市,醫藥生物、電子等行業表現相對強勢。分行業看,181股主要分布于醫藥生物、電子、計算機、傳媒等行業,分別有22股、18股、14股和10股入圍,往年強勢行業如今成為融資客重點撤離對象。
隨著市場大幅下跌,優質低估值個股再現安全邊際優勢。數據顯示,181股中,近三成標的股動態市盈率超過100倍,半數超過50倍,總體來看,估值依然偏高。
兩融市場是反映市場資金情緒的晴雨表之一,目前融資客情緒低迷,但是仍有少數個股受到追捧。以七星電子為首的24股去年底以來融資余額逆市增長,其中,七星電子、興民鋼圈、重慶百貨、中鐵二局4股融資余額增幅超過一成。若從融資余額凈增數額看,金地集團、美好集團、農產品等7股獲凈買入超過5000萬元。(陳文彬)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