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6-04-21 21:22:51
在有“硅谷”之譽的深圳,一家龍頭眾創空間遭遇的噩夢,或標志著眾創空間倒閉潮的來臨。
每經編輯 白亞靜
每經記者 白亞靜
始自2015年的“雙創”,已在方方面面重塑社會、產業、經濟。
風投資金的蜂擁,曾激起泡沫無數。然而,隨著去年下半年風投遇冷,創業者的數量開始銳減,大洗牌不可避免地到來,創業服務商最先遭遇寒冬。
日前,在有“硅谷”之譽的深圳,一家龍頭眾創空間遭遇的噩夢,或標志著眾創空間倒閉潮的來臨。僅其體量品牌而言,出租率低、難以盈利等種種現象已難以用個案經營不善、服務單一來解釋,這些正發生在大多數的眾創空間運營商身上。
出租率速降至60%
“再見,希望你們再回來”。
這場告別發生在深圳南山區。2016年4月2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剛出電梯,恰好遇到抱著文件紙箱準備分別的人群。
由于創客空間拖欠房租多時,科興科學園的物業于近日停掉了其承租區的部分水電,這使得正在工作的一些創業團隊開始“螞蟻搬家”。記者在現場看到,有創業團隊已拿到剩余租金搬出,還有一部分創業團隊仍在辦公。
與此前停業轉租的地庫創客空間相比,孔雀深圳創客空間瀕臨“倒閉”的消息,在業內引發了更大的震動。
這是因為不論在知名度、場地規模、出租率、進駐客戶質量,還是融資速度,孔雀機構均位列深圳創客空間的前幾名,堪稱老牌龍頭企業。目前,孔雀機構在深圳的兩處眾創空間已經陷入一關一停的遭遇。位于蛇口美年廣場的眾創空間早于半年前關閉。
Uber初入中國之時,入駐的就是孔雀機構,直到規模擴大才搬離。孔雀機構除了擁有孵化空間,還提供各類創業金融服務,如10萬~500萬的天使投資、短期資金周轉、100萬~1000萬的企業融資。
孔雀機構的合作伙伴——小微蜂創始人陳振鋒甚至稱,他對孔雀機構今天發生的事情非常震撼。小微蜂系一家連接創業者與辦公空間的中介,記者調查當日,正在現場負責創業團隊的搬遷善后。
據陳振鋒介紹,“孔雀2013年開了深圳第一家眾創空間,作為曾經的行業龍頭,過去兩年出租率保持在90%以上。”
轉折發生在去年下半年。他稱,出租率開始下降到60%左右,因為同質化的眾創空間太多,但創業者卻減少了。
眾創空間倒閉潮
事實上,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孔雀機構的租金并不便宜。其創客空間所在的科興科技園附近租金約是100元/月,孔雀機構則通過多設小隔間、工位等方式,在實質上提高了租金。然而,一路下降的出租率,仍然無法平衡收支。
與多家眾創空間有合作關系的陳振鋒估算稱,目前深圳90%的眾創空間出租率在50%,只有十來家情況較好。他認為,眾創空間在過去2年,從幾十家增長到幾千家,同質化嚴重,應盡量找到行業定位,另外,很多眾創空間沒有意識到運營的核心,應是營收有一定保證后,再去提供增值服務,“所有不賺錢的公司都是耍流氓”。
春節前后倒閉的地庫面臨的問題同樣是出租率低。根據當時媒體報道,其創始者楊炳龍表示“原本預計可以入駐20個團隊,最高峰時只有10個團隊”。據記者接觸楊炳龍了解,目前地庫正處于轉租,他本人則換了跑道創業。
需求端看,風投融資縮減已被每個相關的企業切身感受,不再累敘。這直接導致了創業團隊增量銳減。據記者了解,目前不少擁有騰訊系創始人背景的創業項目甚至連天使輪都難以融到。
供應端看,放在深圳寫字樓這個大背景,時下眾創空間所面臨的經營困難等問題,其實存在區域特色。去年三季度,《每日經濟新聞》就曾根據機構數據發出深圳寫字樓租賃預警。
當時,仲量聯行深圳董事總經理夏春毅向記者表示,隨著甲級寫字樓供應大量增加,未來12個月,空置率將上升到兩位數水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