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理財“熊市”來臨,銀行客戶經理都在建議買什么?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5-27 17:41:36

當低利率成為新常態,投資者應該買什么才能保證收益?作為銀行和投資者之間重要紐帶,客戶經理又會給出什么樣的建議?理財不二牛實地走訪了多家銀行,來看看都得出了什么結論。

每經編輯|江月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還在一降再降。同樣一款非保本浮動型產品,4月底牛妹(微信號:buerniu5188)在某城市商業銀行看到時預期收益率還有4.2%,現在已經下滑至4.05%,另一款時間稍短的產品則跌破了4%。保本型產品更不用說,近期發行的產品都穩定在2%~3%的收益區間,可謂“泯然眾人矣”。

根據銀率網的最新報告,2016年5月14日~20日共有1034款人民幣非結構性產品發售,平均預期收益為3.91%,相比上月仍在繼續下跌中,“3時代”已是板上釘釘。

當低利率成為新常態,投資者應該買什么才能保證收益?作為銀行和投資者之間重要紐帶,客戶經理又會給出什么樣的建議?牛妹實地走訪了多家銀行,來看看都得出了什么結論。

降低預期,追求穩健收益

和國債一樣,銀行理財產品近期也動輒就出現“秒殺”的情況。

在某股份制銀行,客戶經理向牛妹推薦了一款預期收益4.2%、期限為91天、認購起點5萬元的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并提醒“這款產品是晚上7點起售,最好提前準備好資金,開始發售就趕緊購買,否則很快就賣光了”。

至于原因,該客戶經理表示“近期4%以上收益的產品已經非常少見了,下一步預期收益可能還會進一步降低,還是穩健些好,至少提前鎖定收益”。

在另一家國有銀行,牛妹在個人理財中心看到,投資者李阿姨正在詢問客戶經理:“現在理財產品收益率越來越低,真是不知道買什么。我把最近到期(贖回)的錢都拿去買國債了,至少中間還能取出來。”

該客戶經理給投資者做了個橫向比較:目前多數商業銀行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在1.75%~2.00%;互聯網寶寶類產品(貨幣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也已跌破3%,余額寶目前的7日年化收益下滑到了成立以來的歷史谷底2.4370%;風險最小的國債,最新一期的三年期利率僅有3.9%;而最新的銀行理財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91%,且周期上要靈活許多。

“現在穩健類理財的收益肯定是普遍下行的,比較下來銀行理財依然有較大的優勢。所以一方面確實要降低預期,另一方面要抓住機會,看見收益尚可、靠譜的產品就別猶豫。”該客戶經理表示。

高收益誘人,警惕投資風險

對于風險承受能力比較低、追求穩健的投資者,客戶經理們通常會推薦剛性兌付的保本或者非保本浮動型產品。而對于風險承受能力評級更高的人,低利率反而成了客戶經理們推介高收益產品的良機。

當牛妹在某國有銀行詢問理財產品時,該行客戶經理向牛妹推薦了一款封閉期為半年、收益看上去非常誘人的凈值型理財產品,并表示“前面兩期理財計劃的年化收益都在6%以上,第二期超過了8%,所以這一期的業績參考基準為年化6.5%。4%左右的產品收益太低了,有什么意思”。

無獨有偶,在另一家股份制銀行,客戶經理也一上來就向牛妹推薦了該銀行號稱“1~3期取得25.78%、36.47%、36.38%絕對收益”的理財產品,亮瞎了牛妹的眼睛。細問之下才得知,描述中的收益分別是這3期產品三年的累計收益。

該客戶經理反復強調,該產品將大部分資產投向風險較低的債券市場,少量投向私募等其他資管計劃以獲取更高收益,屬于“穩健型”產品。

這種產品到底能不能買?牛妹去請教了專家。

一位銀行資管人士告訴牛妹,這類看上去收益比較高的理財產品,風險自然也相應更高,“歷史業績只能說明該產品過往曾經達到了這樣的收益水平,作參考可以,但沒有說保本的,都有可能出現虧損”。

銀率網理財分析師閆自杰也向牛妹(微信號:buerniu5188)表示,對于這種開放式產品,一方面歷史業績并不是對未來收益水平的背書;另一方面,去年的業績和今年不具備可比性,因為基礎利率、投資環境、收益中樞等都發生了較大變化。

“就拿參考值6%來說,去年全年收益率超過6%的非結構性理財產品近1500款,而今年發行的預期收益率超6%的非結構性產品尚不足30款,所以投資者需引起警惕。”

除此之外,推薦銀保產品的客戶經理也不在少數。誠然,在目前低收益的大環境下,銀保產品、尤其是保證最低收益的產品看上去確實令人“食指大動”,但相應的風險意識必不可缺,保單封面的風險提示語、保險金額、現金價值、保障責任、責任免除等部分務必要看清楚。

總之一句話:對于追求資產保值增值的老百姓來說,要降低收益預期,還要警惕投資風險,不要被看上去更高的收益率沖昏了頭腦,防范掉入理財陷阱造成本金損失。

理財“熊市”終極建議:做好資產配置

在走訪過程中牛妹發現,由于理財收益持續下滑,很多銀行客戶經理對于該給投資者推薦什么產品也略有疑惑。有客戶經理建議“買國債”,也有人推薦牛妹“做基金定投”,形式已經不拘泥于普通理財產品了。

而牛妹聽到最多的建議則是做好資產配置,才能在理財“熊市”中保住收益。

上述國有銀行客戶經理舉例稱,如果一名穩健型的投資者目前有10萬元要用于投資理財,她給出的建議是:

2萬~3萬元用于購買有最低收益保障的銀保產品;

2萬~3萬元買保本基金或銀行固定收益類的理財產品;

2萬元左右投資有一定風險的產品,如結構性理財產品、上述有業績參考基準的理財計劃等;

剩下資產則作一些較為靈活的投資,如貨幣基金、銀行靈活投資理財等。

“現在是低利率疊加投資風險多發,行情不好,要保證收益肯定不能單看某一種產品了,還是要做資產配置。最近找我做資產配置計劃的客戶比之前都多。”

閆自杰也建議,

在配置渠道上,建議投資者以低風險、穩健型資產為主,綜合考慮收益和風險,高流動性配置優選貨幣基金;對流動性要求較低,可選擇銀行非結構性理財產品、國債和1年期以內的萬能險產品。其中,國債因投資熱度太高,可得性相對較差,其他兩類產品市場上較多,只不過需要注意萬能險風險。

“從追求穩健收益的角度考慮,建議在投資萬能險產品時把握兩點:一是不選長期產品,只選擇投資期限在1年期的產品,投資風險相對較低;二是選擇從保單現金價值表中可明確計算出1年期到期收益率的產品,盡量不要選擇那些只給出最低保障收益率和歷史參考收益水平的產品(收益不確定性太大)。”

各類型投資者理財方案

1、穩健型投資者

客戶經理:

銀行保本或非保本浮動型理財產品;國債;貨幣基金;保本基金;基金定投;1年期以內的萬能險等。

牛妹點評:

降低收益預期,把“3時代”視為新常態。這個時期的投資理財以穩健、保本為主。

2、抗風險能力較高的投資者

客戶經理:

有一定風險、收益較高的銀行理財產品(如結構性產品);銀保產品等。

牛妹點評:

重要的事情只說一遍:注意風險!可以搏一搏高收益,但要控制投資金額。

3、大眾投資者

客戶經理:

進行資產配置。例如:

30%保本基金或銀行固定收益類產品

+

30%購買有最低收益保障的銀保產品

+

20%結構性理財產品

+

20%靈活投資(如貨幣基金、銀行靈活投資理財)

牛妹點評:

低利率時代,資產配置才是王道。長期保本穩健型+積極進取型+靈活流通型,基本上就是一個比較完整的配置組合了。

歡迎加入理財不二牛QQ交流群(群號:536986437)

轉載請注明:本文轉自理財不二牛,請關注微信號buerniu518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理財產品 資產配置 基金 定投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青青青青久久综合色 | 中文高清亚洲电影 |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99 | 中文字幕欧美自拍 | 色婷婷久综合久久一本国产AV | 日本韩国欧美在线另类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