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28 17:58:50
今日(6月28日)下午,滴滴出行宣布將投入1億元人民幣,建立出租車與網約車融合發展基金,用以扶持二者的融合發展。近日,上海大眾出租汽車公司致信交通運輸部,提出希望針對網約車管理辦法開展公平競爭審查。而這一公開信,矛頭無疑指向滴滴等平臺。
每經編輯|趙娜
每經記者 趙娜
今日(6月28日)下午,滴滴出行宣布將投入1億元人民幣,建立出租車與網約車融合發展基金,用以扶持二者的融合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了解到,基金將主要用于服務升級補貼、關愛司機和表彰先進司機三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滴滴是在其牽頭舉辦的出租車與網約車融合發展研討會上宣布設立該項基金的。
有觀點稱,移動出行平臺圍繞運營效率仍有軟實力提升空間,其中就包括如何協調出租車與網約車的關系。
近日,上海大眾出租汽車公司致信交通運輸部,提出希望針對網約車管理辦法開展公平競爭審查。而這一公開信,矛頭無疑指向滴滴等平臺。
事實上,滴滴最早做的業務就是把出租車聯網,不僅幫助出租車司機降低空駛率,也提升了收入。
但當滴滴定位到一站式出行平臺,移動出行市場出現多樣的業態和局勢后,出租車和網約車的關系也逐漸變得復雜。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滴滴今日宣布將投入1億元建立出租車與網約車融合發展基金。
據悉,該筆資金將主要用于三方面:一,對出租車服務轉型升級進行資金補貼;二,加大對司機的關愛力;三,表彰積極參與社會公益、見義勇為的司機。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王軍對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表示,移動出行平臺+網約車(非運營車輛)+傳統出租車的融合,不僅改善了供需雙方的信息不對稱狀況,也改善了傳統出租車在運營中供給不足、彈性不足的問題。
但同時,目前出租車與網約車之間存在競爭關系,未來兩種業態想要融合,涉及技術、商業、組織和監管四方面。
他分析稱,監管融合層面,首先要明確網約車不同于出租車,其次要推進出租車監管改革尤其是運價管制改革,提升傳統出租車的競爭力,并利用網約車平臺提升出租車的動態監管,建立其與網約車的合作監管體系。
"作為出租汽車企業,現在已經沒有抱怨的時間,要適應新常態,順應發展大勢。"在祥龍出租車公司總經理吳亦軍看來,"出行難"問題是典型的供給側結構性問題。對出租汽車公司和滴滴等平臺來說,如想實現融合合作,雙方需要信任為先,并在細節上做更多預案。
滴滴出行副總裁張貝則透露,滴滴正在從流量融合、服務融合和技術融合三個方面進行探索,試圖把網約車的制度優勢、管理模式以及應用成熟的技術經驗,逐步融合到出租車體系中,通過網約車的流量入口為符合條件的出租車引流,同時用智能拼車算法進一步提高出租車的運營效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