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8-02 01:08:05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創立于1881年,是一所世界聞名的商學院,高居全球商學院排行榜的前列。Raphael Amit,是沃頓商學院羅伯特B.高爾根創業學教授和管理學教授,同時也是“沃頓全球家族聯盟”的聯合創始人和主席。在過去的16年,他是沃頓商學院的創業中心的學術主管。該組織囊括了沃頓商學院的所有創業研究、教學和拓展活動。在Amit教授的帶領和指導下,沃頓創業中心的全球影響力迅速增長。
9個月前,2015年10月21日,Amit教授出席了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的飛貸品牌發布會。他在活動中指出,深圳中興飛貸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貸金融科技”)是唯一一個由沃頓商學院教員編寫且入選沃頓案例庫的中國金融科技企業的案例。
這樣一家全球知名的商學院,選擇飛貸金融科技作為其唯一的中國金融案例,一時之間引發了廣泛的關注,也引起了部分市場人士對于飛貸金融科技入選資質的疑惑:這個商業案例的使用情況如何?Amit教授對于中國互聯網金融以及飛貸近期的發展變化是否有持續的關注?
時隔9個月后,2016年7月26日,Amit再次接受了筆者的專訪,對上述問題進行了詳細地解答。
關注飛貸金融科技緣起于畢業學生的推薦
沃頓商學院和Amit教授為何會關注到飛貸金融科技?
實際上,在9個月前的采訪中,Amit教授就已經給出了答案:選飛貸作為沃頓商學院的案例,主要是因為它的創新和獨特的商業模式。商業模式就是整個公司經營的方式,是由相互作用的活動構成的一套體系,概括了一個公司“做生意”的方法。它不僅僅是獨特的新產品,或者是說新服務,而是他們怎么產生和提供這樣的產品和服務,怎么經營這個公司,包括它們怎么和借款人之間進行交流。“我認真研究了飛貸的案例,在我研究過的所有微金融案例中,我覺得飛貸在商業模式創新和管理團隊方面非常突出,它會為借款人創造更大的價值。”
7月26日,Amit教授則更進一步講述了一些細節,是一位已畢業的學生向他推薦的這個案例。“我對商業模式創新的研究已經持續了多年,所以我對這一領域非常關注。由于中國在金融科技領域的發展處于領先地位,因此我一直在尋找中國的金融科技領域的案例。當時是一位在沃頓商學院MBA畢業的學生向我推薦了飛貸,因為他知道我對此很有興趣。”
在Amit教授看來,微金融為推動社會和經濟繁榮發揮重要作用。他對飛貸金融科技的商業創新跟蹤調研多年,特別是“飛貸”這一隨時隨地、隨借隨還的手機APP貸款產品。這體現了這家企業在杰出的管理管理團隊領導下持續創新和轉型能力。
飛貸案例頻繁運用于本科生、MBA等課程
Amit教授透露,由于他正在用飛貸案例教學(案例編號90及100),所以他對飛貸的發展和近況很了解。而在每次案例討論之后,他都會在課堂上給學生們介紹這個公司的現狀。“我知道飛貸管理層持續對APP進行優化并提升用戶的體驗。例如持續改善加載速度和穩定性,持續優化風險管理策略等等。”
而據筆者了解,去年10月飛貸發布至今9個月,飛貸持續更新迭代,到目前已經更新了10個版本。通過不斷提升應用穩定性,提高加載速度、優化風控策略,進而改善用戶操作體驗,獲得了良好的市場反應,取得了突出的業績。
“正如我前面所述,這個案例頻繁的運用于商業模式創新的課程,包括本科生、MBA、高級管理人員的MBA及短期的總裁學習班。學生對該案例的反應是非常積極的,因為它為如何通過商業模式創新為借款人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創造價值提供了一個有力的例證。”對于筆者關于飛貸金融科技案例使用情況的疑惑,Amit教授也做了進一步解答。
實際上,Amit教授也同時在關注著中國的整個微金融的發展進程。在他看來,微金融行業在過去的9個月確實發展迅速。他也注意到飛貸的管理團隊持續地在改革和創新他們的商業模式。“事實上,在我看來,通過其商業模式和產品創新,飛貸實際上引領了中國微金融行業的發展,在我看來這是非常了不起的(突出的)。”
而在去年10月的采訪中,Amit教授也專門給中國的微金融發展點贊。“我不得不承認,現在微金融確實在中國發展得比美國要快,我們在美國也要研究中國公司的案例和中國公司的商業模式。現在美國學生在通過飛貸的案例學習微金融,作為中國人也為這家公司突出的創新表現而感到驕傲。”
銀行與信貸需求之間的連接者
在去年10月接受筆者采訪時,Amit教授曾經總結了飛貸的三個創新之處,風險管控、獲取資本的方式、與用戶之間的交流。對于前兩者,他這樣解釋:
飛貸可以很精確地評估借款人的信譽,判斷其能不能申請到這個貸款。在風險管理當中,飛貸運用了先進的算法和大數據技術對潛在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和意愿作出評估。
飛貸金融科技最初的獲取資本模式是資產轉讓模式,通過將貸款資產出售給銀行來增加擴大資金供給。在此基礎上,他們又改進了這個商業模式,把資產轉讓模式轉變成為助貸模式,也就是飛貸做為持牌金融機構和借款人的橋梁,由持牌金融機構直接向借款人發放貸款。這樣可以使得持牌金融機構將資金有效流向給消費者,大大提高了資金的運轉效率。
而過去一段時間,中國P2P網絡借貸遭遇的問題,似乎也證明了上述兩大創新方向的前瞻性。
近日,飛貸金融科技董事長唐俠在出席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主辦的“第一屆中國金融科技大會”時對此也做了詳細闡述。在唐俠看來,銀行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積累起來的風控技術和科技技術都是支持大金融的。微金融和個人消費金融所帶來的科技和風控方面的挑戰,令現有金融機構一時無法滿足這種龐大的社會需求。在此背景下,產生了兩種解決方案。
一種是我們傳統說的P2P,向社會不特定公眾募集資金來替代銀行的資金供給,嘗試替代持牌金融機構的資金供給。P2P深度涉足于資金端,而且是直接面對所有老百姓的這種情況,如果風控跟科技又不是他們的專長的話,最終的結果會造成風險事件。
還有一類公司專注于金融的本質,也就是風控,同時,他們也不去放棄現在科技對各行各業所帶來的改變。
唐俠對于飛貸的定位是金融科技公司,利用高科技手段解決微金融領域的風險控制、產品設計、提升效率等問題,飛貸不是P2P。“我的資金端100%來自于持牌金融機構,以銀行為主體。”
而對于Amit教授所說到的風險管控,唐俠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透露,飛貸金融研發了一套特殊的風控體系,內部稱之為“天網”。天網接入了央行征信系統,并通過互聯網技術把各個渠道的數據信息進行整合,“我們必須讓銀行先認可我們的風控體系,才能談合作,談對接。”
在Amit教授看來,飛貸的第三個創新點,即在于“與用戶之間的交流”。他此前在接受筆者專訪時分析稱,飛貸推出的第三代產品,是完全線上的產品,也就是通過智能手機,只要花幾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完成申請。申請之后可以實時得到回復。這一款線上產品和傳統借貸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傳統需要經過漫長申請的過程,可能要去網點排長隊,花三至四周時間等待貸款的結果。“飛貸的創新是獨一無二的創新,所以我選擇飛貸成為沃頓商學院的案例。”Amit教授說,“這個團隊既能夠創造出這樣的全新商業模式,同時又有很好的執行力。”
Amit教授將再次來華解讀飛貸案例
據了解,Amit教授8月22日會再次來到中國并出席飛貸3.0新品發布會。
對于新版飛貸,Amit教授表示,公司應該在正式發布3.0版本后,再公布具體細節。
“我認為飛貸作為一個領先的金融科技公司,有能力通過其創新能力持續地為填補中國微小企業的融資空白做出貢獻。在我看來,飛貸的業務模式和產品創新,將有助于緩解中國在微小金融領域的供需不平衡問題。”Amit教授總結說。
另據筆者了解,飛貸3.0的改變之一,就是在流程的簡化及用戶體驗上做出了極大的改善。這樣的改變,從用戶體驗角度感受,貸款申請從原來的5分鐘縮短至3分鐘,更簡單快速。而從金融從業者的角度則不難理解,這“消失的”2分鐘背后,實質是風控技術的又一次飛躍。
Amit教授還透露,作為飛貸金融科技發展進程的持續關注者,他將在8月22日的發布會現場再次解讀飛貸案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