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6-08-08 10:33:28
近期東北特鋼、上海云峰債券持有人會議上,均出現了建議監管機構暫停相關區域企業發債的議案,部分投資機構已避免投資東北區域企業債券;過剩產能企業雖然近期表現活躍,但也已經是很多機構投資者投資的禁區。
債券違約事件頻發,“黑天鵝”成為市場常客。有基金經理直言,下半年債券市場違約事件不可避免,基金風控是必須堅守的重心。
債市“黑天鵝”頻現
東北特鋼違約事件震動市場,所幸2016年半年報顯示,基金早已脫身。但市場上并非只有一家“東北特鋼”。8月1日,武漢國裕物流產業集團發布“15國裕物流CP001”的特別風險提示公告稱,公司財務狀況惡化,“15國裕物流CP001”到期兌付存在不確定性。國裕物流有兩只存續債券,分別是4億元的“15國裕物流CP001”和2億元的“15國裕物流CP002”,期限均為1年,應分別于8月6日(順延至8月8日)和10月28日到期還本付息。
早在今年2月,國裕物流就被列入評級觀察名單;今年4月,其評級主體被下調至BBB-,債項評級也同樣下調至A-;而到了今年7月,兩者更是分別被下調至CCC及C.
華南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債券基金經理指出,債券違約是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經濟結構轉型過程中的必然現象。目前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在盡力避免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出現,但個別僵尸企業的債券違約無法避免,債券違約應該會成為債券市場的常態。
滬上一家基金公司人士也表示,下半年單個債券的違約事件依然可能發生,畢竟債務到期量很大,很多公司都是通過短期的滾動融資在發債,一旦續不上,就很可能出問題,但不至于引發系統性風險。
基金劃定投資禁區
據了解,面對債券市場日益嚴峻的違約風險,基金公司早已行動起來。華南一家基金公司內部投研會分析指出,在企業再融資備受關注和政府“兜底”意愿減弱的環境下,極端情況時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或相互交織,可能由“點”到“面”地將信用風險向整個行業或地區發酵,從而給投資者帶來損失。而在近期東北特鋼、上海云峰債券持有人會議上,均出現了建議監管機構暫停相關區域企業發債的議案,部分投資機構已避免投資東北區域企業債券;過剩產能企業雖然近期表現活躍,但也已經是很多機構投資者投資的禁區。
上述債券基金經理指出,這種舉措治標不治本。應該加強信用研究,提高鑒別信用風險的能力。從投資角度來說,要做好風險控制,分散化投資,降低高危行業債券的配置比例,未來債券投資的價值很大程度來源于對發行主體信用資質的鑒別。換言之,要將風險控制在事發前,而非事后彌補。
上述滬上基金公司相關人士也表示,債券收益率已進入一個底部震蕩的區域,今年還是以配置短久期優質信用債為主,同時尋找一些利率債的波段性交易機會。今年債市是一個小年,年初時有人甚至預測債市可能進入熊市。“我們對今年的債市并不悲觀。首先,寬松的貨幣政策和低利率都會在較長時間內持續。其次,從大類資產的配置來看,銀行作為重要的配置主體,這兩年對固定收益資產的配置需求不會很快消失,資產荒仍在困擾很多機構投資者。”他表示,隨著信用風險的集中爆發,市場擔心央企、國企的信用狀況,下半年這些擔憂依然存在,但風險已低于上半年。同時供給側改革越來越明確,配套政策也逐漸清晰,無序或者突發的信用違約事件會有所減少,而且那些經營狀況很差的公司本來就屬于在供給側改革中要被淘汰的一批。
上述華南大型基金公司債券基金經理也認為,從基本面看,政府穩經濟的力度逐漸加強,經濟增速仍能穩定在6.5%以上水平,中國經濟不存在失速風險。CPI在貨幣環境寬松、商品價格較為穩定的背景下,也看不到大幅下滑的趨勢。下半年債券收益率繼續下行空間有限,對債市短期持謹慎觀點。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